能讓聶雪追著聞昭非到農場都不消停的原因,肯定不止是她厭惡丈夫和前妻生下的兒子的這個表面理由,肯定還關系到她切身的利益。
聞昭非當局者迷,且當年的事情至今,他一直在心里自責當時人在學校,沒能第一時間將阮琇玉帶出來。
從聞昭非的角度,很容易就將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
林瑯雖然立場傾向聞昭非,但對待這個事情沒什么濾鏡,她看到的,推理出來的才更符合現實情況。
林瑯愈發心疼地摸摸聞昭非的臉頰,換成商量的語氣道“我們都別著急下定論,老師和師母也快回來了,讓他們幫忙分析分析,好嗎”
“好,”聞昭非輕輕點頭,他感覺有一只手將他從持續下墜的深淵里拽住了,這只手是林瑯朝他伸來的手。
趙家小院的堂屋里,四人似乎都忘了煮晚飯這件事兒,寇君君和趙信衡一遍又一遍地看聞昭非帶回來的舉報信。
他們也認可聞昭非的判斷,如此詳盡符實、言之有物的舉報信,不可能是外人寫的,再佐以聶雪和曹美英的交際圈等信息,基本可以確定這信和聶雪脫不了干系。
有些事情在以前沒必要和聞昭非說,此時卻不需再有顧忌。
“昭非先別急著自責,這事兒和你沒多大干系,”寇君君的語氣很是確定,她又看一眼林瑯才繼續說明。
“你們倆都知道的,你們的娃娃親原是你們各自的父母。昭非的祖母,玉姨一直堅持娃娃親的約定,要求聞明軒至少等到25歲,因此拒絕過聶家的議親。”
寇君君輕輕嘆氣,“玉姨放話出來,若聞明軒25歲后林家依舊沒有音訊,才會給他從京城里合適的人家議親。”
“任小姐祖籍海城,來京城讀書卻遭親表妹算計,聞明軒算是英雄救美。但該不該發生的都發生了,玉姨知道后就不再提起娃娃親,很快就張羅了任小姐和聞明軒的婚事。”
之后的事情聞昭非也有聽說,任顏婚后郁郁寡歡,消瘦得厲害,生下聞昭非沒多久就病逝了。
“任小姐去世三個多月時,聞明軒帶著聶雪回老宅,但玉姨知道后極力反對,首先就是任小姐去世時間太短,再就是你太小了。于情于理,聞明軒都不適合這么快再婚。”
最后結果自然就是阮琇玉的反對沒用,聶雪使了“手段”讓聞明軒必須娶她,也因此阮琇玉對聶雪的觀感非常不好,更不放心將不足半歲的聞昭非交給她照顧。
“玉姨不喜歡聶雪,聶雪婚后也不往她跟前湊。這是她們之間誰都難以調和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