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智子按我剛剛說的,重新優化與喜愛這份設計圖。”許書偉說道。
“好的,許爸爸。”川智子翻出了一支大筆,模仿寫作業的樣子開始書寫了起來。
7、8秒后川智子笑著跳了一下,開口說到:“完成了,許爸爸!”
屏幕上的數據更新了一下,工人數量提高了上去,生產時間下降了下來,單品生產時間平均耗時:【2.13秒】,日生產上限預估為30400~30420套。
“30000套嗎?如果能夠達到3萬套的日產的話,那么倒是不錯。”孫仲勇說到。
Toni輕輕推了推眼鏡:“川智子,再優化一次,把生產時間合理化到20個生產小時每天,然后進行對比。”
“好的,Toni爸爸。”川智子把屏幕一切,迅速重新做了計算,很快兩份對比數據出來,屏幕被切分成2個區域數據。
Toni的建議方案下,工人數量一樣,但生產時間提升了2個小時,單篇生產時間依然是2.23秒/每套,日產上限被提升到了33800套左右。
“機器變更為每6個小時休息1個小時,這樣的時間已經是足夠了的,工人們的吃飯時間和交接班時間,用掉4個小時同樣足夠。這個方案會更加合理一些,而且產量也能夠在提升上去,這個方案應該是可行的。”Toni推了推眼鏡,說到。
“不過具體的執行,大概會有一些下降,生產線上的一些小故障之類的,總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如果算下來的話,大概每條生產線的產量會在31000~32000左右。”Toni又補充了一句。
“許哥,你配合川智子計算一下,當前所有生產線,用上這套方案修改執行的可行性有多少,需要多少調改?迅速落實下去,麻煩你了。”陳夢川對屏幕里的許書偉說道。
“我立刻打印出來,組織人手開始改。這些大概是不會太難的。給我2天時間,應該就能改完這些生產線的同時安排好新增的工人,同時也會再招聘一批新人來進行替補。”許書偉答應了一句。
確認過之后,屏幕關閉,只留下了陳夢川和Toni兩人。
“Toni,目前機械臂的進度怎么樣?”陳夢川問道。
“芬藍國的這些高精機械臂確實比柯大的要強大得多,精度上也非常的精準,他們的操作系統非常完善,川智子目前已經解析了其中很大一部分,但要完全解析完所有的數據,估計還要一陣子。”Toni說到。
“天智機械臂的設計框架已經根據你提供的結構完善了,單從結構上來看,確實,遠遠優越于柯大的機械臂,不但是柯大的機械臂,就連芬籃的這些高精機械臂都比不上。這個6節原點機械結構的構想,雖然會增大計算量,但比起靈活程度而言,遠遠值得這些計算量。”Toni的目光里透出了許多的狂熱。
在柯大的這幾年,他對機械臂的研究非常深,遠遠比許書偉都還要來得精通和熱愛。現如今有這樣足夠的條件研究機械臂技術,對于他而言,簡直在完美不過了。
“6節原點機械結構在中小型機械臂當中的實用性遠遠高于3節原點機械,這個設計很多個國家都還在研究和思考,我們能不能優先實現6節原點機械臂,就看你的了,Toni。”陳夢川認真的說到,Toni對各方面研究都有涉獵。任何高智商人才在各個領域里,只要傾注了精力下去,取得成就遠遠快于普通人。
之前,川智子曾經在計算和統計所有新入天智的那些女生潛力的時候,陳夢川好奇的讓川智子也推算一下自己、Toni還有許書偉三人的潛力。
結果得出的是,許書偉:84分值,Toni:88分值,陳夢川:資料不足,無法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