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心中倒是反而和張昭親近了幾分,認真回道“打下江東,是將士用命,我雖有小功,不敢自傲。不過,到時我和月英成親了,在下定然親自登門送上喜帖。”
“如此甚好”
張昭喝了一口茶,又提出了心中的疑惑“季兄,你和月英小姐都是文人雅士,為何你不從政,反而從軍。須知軍伍之中,行的是殺伐之事,取人性命。一聲令下,萬人喋血。季兄為何要攬這份殺業”
季書愣住了,第一次有人問他這個問題。
為什么呢
他也第一次問自己這個問題。
為了活命他早已不是黃巾刀下只顧逃命的書生了。
為了報恩輕語姐現在已經逃出了那座魔窟。
為了愛情正如張昭所說,做事業他也可以從政啊。
恍惚間,季書想到很多。黃巾刀下決死的老人,為了國家要犧牲女兒的王允,大江之上戰戰兢兢為生活奔波的行商,為了將士安危躊躇不前的孫堅
太多太多,季書嘆了口氣,手中的茶喝了很久“我想要改變這個亂世”
“我很著急。”
季書注視著張昭的眼睛,不躲也不閃。
“不是為了什么天下百姓的未來之類的大道理,只因我不忍心,看不下去了。”
“這樣的世道,我看不下去。”
“我想要做出改變。”
“曾有個名士說過,槍桿子里出政權。”
“我因此而選擇了從軍。”
聽到這里,張昭不禁點頭贊嘆。
“好一個槍桿子里出政權不錯,士林里常說,刀槍再硬不過是暴力,很多文人看不起武官。但改變天下的權柄就是要從長槍上、刀口上奪下來”
“后來你遇到了孫策。”
他盯著季書,問道“你為什么覺得他會是一個能平定亂世的明君呢”
他有時英明,有時魯莽,實在是率性而行,絕非可以稱得上是賢君的存在。
相較之下,曹操和劉備在季書看來更能成就大事。
季書歪著頭,自己當初到底為什么就認準了孫策呢
過了半餉,他說道“張兄,忽然被問到這個,我一時沒想清楚,過幾天再給你答案如何”
張昭拱拱手笑道“子淵兄,叫我子布即可。既然子淵兄這么說了,子布等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