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諸葛亮所言雖有些道理,不過臣覺得方向卻錯了。”
伊籍抱拳對諸葛亮微微點頭,他并無惡意,只是闡述自己的觀點。
“臣覺得,孫策攻打漢津港確實是佯攻,但他的真正意圖并不是江陵,而是新野。”
“新野作為襄陽的門戶,僅一江之隔,朝發夕至。只要打下新野,可以從江夏走陸路運送糧草,既不用擔心被我軍切斷補給,也不用擔心被我軍包了后路。”
“只要攻破襄陽,不管主公遷往何處,我軍士氣必然動搖,更難以抵擋江東軍鋒芒。”
“臣以為,當出兵重點設防新野,而下令張允固守漢津港,若事不可為再退至江陵。再下令荊南集中兵力到長沙,守住羅縣港,如此退可守住荊南大門,進可協防烏林港、支援江陵城。”
對啊,要攻打襄陽走新野不是更好
劉表皺起了眉頭,伊籍似乎說得比諸葛亮更有道理。
這時向朗也走了出來,他不屑地瞥了一眼諸葛亮。他和伊籍都是劉表的軍師,沒想到蔡瑁身邊的一個小小的幕僚也想走上臺前左右劉表的決策,他開口便支持好友說道。
“臣也覺得孫策明著攻打漢津港,其實是想偷襲新野,還請主公早作決斷。”
劉表還沒來得及說話,蔡瑁又說道。
“主公,臣倒覺得孫策此人義氣用事,很可能先攻取長沙要知道長沙可是孫堅建立基業的,它對于孫策的意義絕不一般。而且荊南兵力薄弱又極容易下手,交州貧瘠之地就更不用說了。”
“方才幾位說的都是孫策想要速勝,可臣覺得以雙方相近的兵力,孫策未必有一戰而勝的把握。且看孫策打下江夏后休整了3個月才出兵就可以看出他的心思,如此一點點蠶食荊州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劉表頓時大驚,若失去了荊南和交州,他的勢力立刻衰弱到極點,不出兩年他必然再也無力和孫策抗衡。只是眾人說的都有些道理,劉表額頭冒汗,有些犯難了。
諸葛亮有些著急,他可不想成為季書的俘虜。
江東軍絕對不會攻打新野。
進攻荊南確實也是最穩妥的方案,但以孫策、周瑜那種激進、冒險的性格,這個幾率也微乎其微。
若不抓緊布防江陵,等江東軍完成布局再想扭轉局面可就比登天還難了
“主公,江東軍絕對不會進攻新野,要知道董卓”
“報報湖陽港失守新野告急”
一個士卒滿頭大汗,喘著粗氣闖了進來,跪倒在劉表面前呈上一份急報。
“怎么回事”
劉表大驚失色,連忙站起來走到面前拿起軍報細看。
士卒氣都沒喘勻,一臉驚恐地急急回稟道。
“昨夜,湖陽港一夜之間就失守了是孫策的虎嘯營”
諸葛亮有些發愣,臉色像是吃了死蒼蠅一樣。
向朗輕蔑一笑,說道。
“主公,當務之急是立刻派兵救援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