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除了正在洛陽、宛城兩個戰場打得如火如荼的曹操、董卓,天下人都在矚目著孫策何時出兵,但至少不是今天。
桃花紛嬈,春風醉人,桃花樹下排列著一行行士兵。
十里桃花便陳兵十里,在建業城中的文臣武將竟也無一不至,季書站在隊伍的前面,而站在更前面的赫然就是孫策。
“魏國上將軍夏侯惇送還楚國大將周泰的遺體至此,請問可是楚王當面”
一百人的魏國使團面對這樣的陣勢哪能不發悚但為首的夏侯惇依然面色不改地走上前去,只是對著孫策微微一禮便張口問了起來。
自從魏國使團出現在視野中,所有人的眼睛就牢牢地鎖定在使團正中抬著的那口厚厚的棺木上。孫策目不轉睛地向前走了過去,說道。
“幼平在哪里快讓我看看。”
夏侯惇心中明了,眼前之人正是楚王孫策。他轉身揮了揮手,士兵們便擺上小木凳,放下周泰的棺木給孫策查看。
眾將緊隨孫策緩緩向前走去。眾人當中,甘寧正眼睛噴火地狠狠瞪著夏侯惇,右手按在劍柄上像是要掐出血來,那神色更是宛如要把夏侯惇活活生吞。
可甘寧的劍鋒剛剛從劍鞘中露了一個頭,刷的一下就被趙云按了回去。甘寧惱怒地瞪了趙云一眼還要掙脫向前,這時黃忠又從另一邊按住了他的肩頭。
季書不是沒想過在此殺了夏侯惇,但那僅僅是一閃而過的念頭,夏侯惇現在還不能死,至少不能讓他死在江東。
“甘大哥,今日他送幼平回來便放他一馬,他日戰場上再殺不遲。”
季書對冰冷的自己感到厭惡,甚至惡心,但他別無選擇。
聽了季書的話甘寧微微一僵,他是個講義氣的人,但也是個正直的人,這樣的報仇顯然并不能讓他感覺足以告慰周泰的在天之靈。季書正是利用這點攔住了他,不過趙云、黃忠倒也不敢馬上放開他。
說話間棺木漸漸被打開,棺內堆滿了無數香料,可見曹操也是用心了。眾人終于又看到了周泰的臉,他閉著眼睛安詳地躺在里面,像是睡著了一樣。
“幼平,幼平。”
孫策俯身靠近過去輕輕地呼喚著周泰的名字,但理所當然沒有人會回答他。
孫策想哭,但他的淚早已流干了,他已經流了太多的眼淚。不想哭的時候眼淚不爭氣地往下掉,真正想哭的時候竟哭不出眼淚來,他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輕輕呼喚著這個名字。
“幼平,歡迎回家。”
季書本不想哭,他覺得命令周泰去死的自己沒有資格為周泰落眼淚,但此刻眼淚還是落下來了。他老是在半夜里醒來,好像看到周泰就站在他的面前,全身留著血。但他并不恐懼,他甚至想上前去問問周泰,是不是在最后一刻都恨著自己
只是呼喚他的名字,季書就痛的想死。
“周將軍是真正的勇士。”
一度游走在生死之間的夏侯惇仿佛沒有察覺到一些楚國將領的異常,先前只是對著孫策輕輕一禮的他這次卻對著棺木深深一拜。
“彭城失守后周將軍只剩下一千多人,而我還有將近四萬大軍,就連我也沒想到他竟然還敢帶人回頭伏擊于我。那是一場必死之戰,大王你有一群好士兵,也有一個好將軍。”
“那一戰至今還時常浮現在我腦海中不能相忘。我與周將軍交手慘敗昏迷,待醒來時眼前只看到到處都是零落的亂石,一些尸體被壓得不成人形,血水流到江上把江水染得通紅。面前是一座尸山,有楚軍的,也有魏軍的,只有一個人站在上面屹立不倒。他的血早已流干,但我麾下的三萬多精兵竟無一人再敢前進半步”
夏侯惇言之切切、悲痛不已。
在他的描述中,一個立于尸海之上的將軍恍然出現在眾人眼前。那些為了王上甘心赴死的士兵堆砌在那里,和敵人的尸體一起,拱起了那個永遠屹立不倒的男子,那個楚國軍人的豐碑。
眾將士仿佛身臨其境不由黯然神傷,甘寧也終于放開了劍柄,以手掩面淚如泉涌。
夏侯惇頓了頓,接著說道。
“我王深感周將軍之忠義,命我退兵。說到底,楚魏之間并無深仇大恨,楚王切莫聽信小人讒言犯我大魏。”
“對先君孫侯我王一向敬重,經常對我們說起當年討伐董卓的往事,悲嘆泱泱大漢只有我王、孫侯和那公孫瓚三人忠于大漢,若能再多一份助力早就滅了亂賊董卓,哪有今日天下亂世”
“大魏本欲伐徐漢,誰曾想三國竟不約而同地對我大魏宣戰,無奈之下我王才答應了與劉備結盟對付大王。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周將軍之死我王也深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