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也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只要楚國及時退兵,就算江陵城沒守住,蒯越相信以周瑜、季書之能,重新構筑戰線奪回失地根本不是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徐州怎么辦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一旦退兵,楚國士氣必然大落,而且讓徐漢緩過氣,讓曹操和董卓大決戰無暇顧及楚漢的機會白白溜走,之后再想攻克徐州絕對要花上三年以上的功夫。
蒯越看向書生,正色道。
“兄臺此言差矣。縱觀古史,唯秦孝公最高瞻遠矚,秦國歷經六世變法,至秦始皇一統天下,這才有了后來大漢四百年的安寧。這四百年安寧,難道不遠勝比春秋戰國五百年的互相征伐嗎而今天下,正需要一位明君來重整河山。”
“我王雄才偉略,以匡扶天下、平定戰亂為己任,所治之地任用賢良,民心歸附,士卒皆愿為之效死,豈是劉璋之流能比的再者說,我王何來不義之戰江東六郡本是烏程侯封地,我王取之不過是子承父業,此其一也;先主劉表伏兵江夏殺害孫堅,兩家仇深似海、不共戴天,還有什么可說,此其二也;北伐曹魏,乃是因魏國出兵討伐徐漢而起,我王依楚漢盟約而出兵相助,此其三也;至于再伐徐州,更是因徐漢背盟,致使我楚國十萬甲士身死異鄉,不明不白,此其四也。敢問諸位墨家兄弟,我王孫策哪一戰不仁不義了”
霍峻、霍弋心中暗自喝彩,蒯越義正言辭,駁得墨家眾人啞口無言、面面相覷,讓人好生痛快。
“先生所說在理,娉婷先前說楚王窮兵黷武倒是娉婷淺薄了。”
一聲幽嘆,毫不客氣的自嘲,讓眾人不禁把目光再次投向少女,只聽娉婷面無表情地繼續說道。
“曹操行的是王道、劉備行的是仁道,孫策我卻看不懂,不知蒯先生可否為我解惑”
“我王行的乃是天道。”
“何為天道”
“晝夜交替、四季更迭、草長鶯飛,遵循萬物生長的規律,這就是天道。我王體恤萬民,獎勵耕種、生育,發展商業,令貨物流通,各地各補所短,百姓衣食無憂,異族歸附,一視同仁,海內升平,這不是天道,又是什么”
娉婷微微頓了頓,說道。
“有蒯先生這樣辯士,楚王不留在身邊聽用,娉婷倒為先生可惜了。”
“娉婷姑娘謬贊了。”
見娉婷已經問完,蒯越謙遜地拱手一禮,不再多言。
該做的他已經做了,該說的他也都說了,剩下的就等墨家眾人商量后做出決定。
然而這個決定比他想象中來得要快的多。
只見娉婷在屋頂上站了起來,如云的衣袖在風中舞動,少女俯視著院內的眾人,開口說道。
“孫策是明君還是暴君,我自日后分辨。此次,我決定助江陵退敵,諸位兄弟誰愿隨我前往”
話音一落,墨家眾人無一不起身抱拳熱切地看向娉婷低頭拜道。
“愿隨巨子同往”
問都不問有何回報,為義而生,為義赴死,這就是墨者。
蒯越感到安心的同時,又感到了些許詫異,連他也沒想到,少女在墨家有如此威望,這單單僅是因為她繼承了巨子之位嗎他凝視著娉婷,怔怔地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