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這劍什么來歷看把你激動的”
等娉婷走出殿外,季書好奇地詢問周瑜。他可是很少能見到周瑜這般失態。
周瑜走到孫策身邊接過寶劍,拔出劍身摸了又摸,笑了又笑。
“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盧”
“相傳,湛盧能識明君。君王賢明,寶劍在側,國家興盛。君王無能,寶劍棄之,國家衰敗。”
“如今象征正統的玉璽和象征明君的湛盧同時出現在大哥手里,天下的風向要變了”
天下哪有風向,變的是天下人口中的風向罷了。
季書聽完也忍不住上前摸了一模,打趣道。
“這劍還能識君”
周瑜呵呵笑了兩聲。
“劍不能識,不是還有人嗎三弟忘了,剛才把它送給大哥的是誰”
咦
季書愣了片刻,驚道。
“二哥,你是說這把劍一直是墨家在管理”
周瑜將湛盧收入劍鞘,遞給孫策。
“春秋至今幾百年間的事我不好說,但娉婷小姐既是江湖人,又是如今的墨家巨子,豈能不識這把名劍她將劍送給大哥,自然代表如今的墨家認可了大哥。”
“大哥,可喜可賀啊,得此二物,天下人遲早將視楚國為天下正統。”
孫策知道周瑜是為他高興,但他自再次拿到玉璽起,心態早已發生了變化。
“這些終究是外物,你和子淵才是我的寶劍,楚國將士才是我馳騁天下的戰車。”
見孫策隨手就將劍放到了身后的劍架上,季書朝周瑜擠了個眼色。
“二哥,你看,連大哥都會說肉麻話了。”
周瑜這次倒沒有擠兌孫策,反而點點頭道。
“伯符這是越來越有君王的樣子了。”
三人說笑了一陣,正想趁這個間隙休息一會兒,忽然殿外又有徐州的加急呈報遞了進來。
函谷關外曹操和董卓確實暫時罷兵了,難道曹操又打起了徐州的主意經過先前一番大戰,眼下秦、魏、楚三國應該都已經無力開戰了。
眾人心里一突,孫策也連忙接過軍報查看。
看著孫策漸漸松開的眉頭,季書和周瑜的心也安定了下來。
“大哥,是什么急事”
孫策長長舒了一口氣,眼神中卻帶了一絲疑惑。
“關羽死了”
關羽死了
季書接過孫策遞來的加急文書,一目十行看了過去。
文章很簡潔,是甘寧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