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假如兒女私情休要再談以眼下征討蜀國的戰事為重白帝城指日可下,你且和我說說,攻打成都的兩條路線,你做出決定了嗎”
行吧,看來今日這個月老是做不成了。
季書上前兩步嘆息道。
“黃將軍已經率六千兵馬移動到臨安和永安之間潛伏,但是在江州城內的探子發回消息,至今不見兵馬調動的跡象。”
“按說,我們從江陵出發已有十來天時間,打到瞿塘關時,消息就該傳到了江州,眼下白帝城都打了多日,消息怕是都傳到成都了。怎么不見援軍呢莫非江州守將李恢和張任有仇怨”
楚國的目的是在秦國和魏國做出反應前迅速占領蜀國的土地,而要實現這個目的只有擒賊先擒王了。季書、龐統等人指定計劃的核心就是圍繞著如何盡快打下成都。
季書的計劃,最好的結果莫過于在白帝城外痛擊張任所部,再放些殘兵回守永安城吸引蜀國援兵,圍點打援,削弱蜀國整體實力,再一舉拿下永安、江州兩郡。計劃若能進行到這一步,楚軍只需攻破涪水關,就可兵臨成都城下,秦國、魏國不管做出什么反應都不足以影響季書拿下蜀王,掌控大部分蜀地了。
然而,計劃第一步就出現了問題,在楚軍圍困白帝城時,張任龜縮在城中不出,竟真把白帝城當做棄子
趙云緊鎖著眉頭,說道。
“不應該啊。根據我們的情報,張任在軍中素有威望,以他的性格不該做出這么消極的守勢,江州的守軍也不該一點援軍都不派遣才對。是哪里出了問題”
季書走到樹旁,用力地拍了拍樹干,搖搖頭輕聲道。
“不知道。”
不能最大限度削弱蜀軍實力,自然不可能一舉拿下永安、江州兩郡,更別說兵臨成都。
季書在等,等蜀國的援兵,但是他等不了多少天了。他也在考慮要不要暫緩對白帝城的攻勢,可他現在甚至沒有派兵沖擊城頭,楚軍士兵消耗的僅僅是力氣罷了。
趙云又開口道。
“要不要聯系內應看看蜀國朝廷內又什么變化”
內應自然指的是張松,蜀國朝堂決策張松定然是知道的。
季書考慮了一下,搖了搖頭。
“最好不要。眼下還沒什么,但戰事推進到后期,不管是我軍伏擊蜀軍,還是我軍穿插到蜀國腹地,這些定然會引起某些人的懷疑,而嫌疑最重的對象就是他。”
“他這個人不怕死,做這些不是為他自己。大哥說的對,這樣的人是國士,我希望他活下來為楚國效力。不到生死攸關、決定勝負的時刻,還是不要聯系他的好。”
趙云的臉上掛上了幾分笑顏,點點頭道。
“如此自然好,那你就該考慮早些做出決定了。”
季書知道趙云指的是龐統的計劃,黃忠能率軍繞道潛伏在江州和永安之間的位置,自然也有小路可以繞開永安城從別的方向進入蜀國腹地,進軍成都。
龐統的計劃,就是選取軍中精銳,繞道走巴西、綿竹、廣漢,從沒有關隘的成都東面直逼城下。這個計劃,不但要走許多崎嶇小路、險峻異常,而且是千里跋涉、孤軍深入,只能依靠自己獲取補給,還要面對行蹤暴露時的敵軍圍追堵截,難度之大讓季書望而生畏。而且一旦施行,剩余人馬就沒有足夠的兵力施行第一項計劃。
“在打下白帝城前,我會做出決定。”
季書長長地吐了一口氣,冷冽的夜晚中像是吐出了一團白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