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
就在季書和陸遜都有些茫然和錯愕的時候,法正總算是緩過笑意,端正起姿態說道。
“呵呵,總不能從天地宇宙說起吧,子淵兄得說個具體的事物,再說說你要從哪個位置上考慮對策”
季書猶豫了片刻,開口道。
“具體就說說孝直兄對南蠻部族的對策,至于從什么位置考慮又是何說法”
法正喝下杯中的酒,手指輕輕地點著桌子,開口。
“子淵兄這是已經開始考慮如何處置云南的少數部族了。那我就展開給子淵兄說上一說。”
“若從民眾、匹夫的角度考慮對策,則對方不招惹我當不去理會,若敢犯我邊境,則當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若從州官、世家的角度考慮對策,則以利益當先,考量自身實力,逐步分化和蠶食南蠻各部,最終徹底掌控云南,使邊境資源為我所用。”
“若從國君的角度考慮對策,則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用軍隊直接征服不聽王化之人,建立官府管制地方,施以仁政嚴禁欺民之行,教授圣人之學以開民智,使邊境之民可入朝為官,將之真正納入中原管轄。”
季書和陸遜聽到這里不由都點點頭,當初對于百越諸部的處置,孫策也正是派出了甘寧領大軍征服,將建安郡重新收歸官府治理。
但法正似乎還有要說的。
“若從歷史的角度考慮對策,則開放互市即可。”
這倒讓季書愣了一愣,他還從來沒聽過這個說法。
“孝直兄請詳細說說,這開放互市如何能解決邊境之患”
法正笑著給自己倒了一杯酒,輕輕一啄,繼續說道。
“邊境之民和中原之民都是一樣,若是能活下去,誰想打仗呢邊境蠻族人口稀少,便是漢朝最強大的敵人匈奴,其人口也遠遠少于中原地區。邊境戰事,其起因多是因天災導致的糧食不足。”
“只要朝廷主持互市,價格公允,商戶們守規矩,就算那些部族的土司、大汗想要開戰,他們的士兵也不會跟隨他們。這就和朝廷撥款賑災、救濟災民,則起義、叛亂就會減少的道理是一樣的。”
“若是有為之君,在互市的基礎上,傳播圣人之學,使邊境之民可入朝為官,每逢災禍多施救濟,則數百年后必人心歸附,不戰亦可開疆擴土。”
季書不禁沉默了。
這會不會太理想了些而且數百年的時間對于一個君王而言太長了,在生命的盡頭都看不到結果。
但以季書跨越歷史的視角來看,它又是可行的。
唯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能輕視軍備,讓別人覺得你軟弱可欺。只要自身強大,數百年時間,一個朝代內依然是可以完成這樣的擴張的。而且它是溫性的,甚至到了那個時代是理所當然的。
手中的酒忽然變得有些苦澀,季書作揖道。
“先生大才。若談談百姓,從歷史的角度考慮,又有何對策使百姓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