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小女孩搖搖頭“他不在車上。”
這個回答顯然出乎蘇容的預料,父親不在車上,那司機拉著他們和小女孩一起陪葬是為什么啊
她想問問小女孩她和司機的關系,但是涉及到詭異的事情,能不提就最好不提。萬一激的司機開口和她說話,她是回答還是不回答
進度再次卡住了,蘇容皺著眉頭,思索是不是自己忽略了哪里。
是安全員嗎她突然想到這個問題,那個安全員好像在故事線中隱形了他難道只是一個為乘客解決困難的保險栓嗎她看不見得。
司機是詭異蘇容惹不起,但是安全員她還是敢提一提的“那個站著的黑衣服哥哥是你什么人嗎”
女孩順著她指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興高采烈的說“那個是我舅舅”
果然有關系
蘇容立刻問“舅舅也對你做過那種事嗎就是舅舅也和父親一樣喜歡你嗎”
剛一說出口,蘇容就感受到安全員對自己怒目而視。蘇容心里頓時就有了答案。
果然,小女孩搖搖頭“舅舅沒有那么喜歡我。”
聞言,蘇容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這樣看來,舅舅本身也是知道這件事的,并且以此為恥。只是不知道他是什么時候知道的,又為什么沒有行動。
話說這個故事里的“媽媽”這個角色去哪了連舅舅都出現了,那媽媽呢
蘇容沒有抬頭,心卻已經飄向了司機。從頭到尾她都沒敢看過司機,下意識的以為祂現在是個男性。
但如果祂是個女的呢準確點來說,如果祂在怪談中的身份就是小女孩的媽媽呢
目光落在小女孩的胳膊上,蘇容打了個激靈,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個誤區。
不管是誰虐待的小女孩,不關車上的人都是什么身份,解決小女孩的問題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小女孩安全了,這個怪談才有結束的可能。那怎么能讓她徹底安全呢自然是報警。
她立刻試探道“倩倩知道警察這個職業嗎”
此言一出,車速竟然又增加了
蘇容心里一緊,果然是不能報警嗎可是為什么
下一秒她就知道了答案。
小女孩第一次露出厭惡的表情“他們是壞人他們想抓走爸爸倩倩最討厭警察了”
看來這家人是選擇報過警,但是因為小女孩不愿意,才只得偃旗息鼓。畢竟如果小女孩不愿意指證自己的父親,咬死了不是他做的。法院甚至也不能拿她父親怎么樣。
只是不知道這個小女孩是單純點被父親欺騙了,還是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是指被害者不但不厭惡加害者,反而還對對方抱有正面情感,例如愛情之類的。例如人質愛上綁匪。
現實中有很多這種例子,當然人質愛上綁匪是比較極端的那種,更常見的是被家暴的妻子袒護依賴自己的丈夫。
話說這么小的孩子有可能有斯德哥爾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