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視頻這種東西,肯定是當日發的越早越占優勢。早上九點發的vog,就算內容無聊,也總比晚上九點發的東西能收獲點贊的幾率更高,畢竟人家已經在網站上掛了一整天了。
那么想要獲得更高的點贊,就勢必要盡早發。或者說,發視頻的最好時機一定是凌晨十二點一到就發表,一點不吃虧。
但是眾所周知,規則怪談里的凌晨十二點,那可謂是百鬼夜行,危險至極。房間里的確相對安全,但也只是相對而已。誰知道會不會有詭異順著網線找過來
要么就吃點虧,早上五點之后再發,要么就冒險,直接零點發視頻。這其中的利弊需要調查員自己衡量。
不過第一天應該不會競爭太激烈,因為大家也不知道第五條規則里所謂的“特權”是什么。冒完險要是得不償失,那豈不是很虧
第六條規則顯然就很殘酷了,后十名淘汰,這個規則怪談里加上原住民有多少人別等到第四天,所有人都一起淘汰了。
不過這應該有解法,因為規則怪談不可能完全不給調查員留活路。蘇容猜測,如果有超過十個人都是最低分,那么可能這些人就都不用淘汰了。
不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真要實操的話,恐怕還有的商量。
往下看,第九條規則也非常有深意。如果說不讓陌生人進房間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不清楚陌生人的品性,但是為什么也不讓熟人進房間呢
這份規則肯定是清楚調查員的熟人一定也是調查員的,那么,不讓調查員進房間,只能說明兩種可能。
要么調查員當中其實有臥底,他們有不一樣的任務,且和普通調查員是相反的,所以不能讓他們進房間。
要么有一部分調查員會在進行規則怪談的途中被替換,而被替換的家伙是壞人,所以規則才會有此提醒。
但無論是哪一種,第九條規則的出現,都意味著他們不能完全相信調查員,他們之間不只有明面上的點贊競爭關系,背地里可能還隱藏著一些齷齪。
后面的規則倒是沒什么可說的,無論是電腦還是監視器之類的元素,都是在這個規則怪談開始之前就已經被探測到的。
這里面一定藏著陷阱,但具體陷阱在哪,還得親身體驗過才能知道。
蘇容走到電腦旁邊,按下開機鍵,隨后注意到桌子上還擺了個東西。這是一個非常薄的小相機,大概只有小拇指那么寬,四分之一個巴掌大小。
研究了一下,相機電量是滿電。正常相機滿電能用很久,這種相機蘇容不了解,但起碼半天肯定是能撐過去的。等晚上回來的時候再看看電量,大概就能推算出來。
很快她又從側面抽出一個u盤來,是相機自帶,用來存儲的。很明顯這就是規則上說用來記錄生活的便攜式相機,的確方便。
想了想,蘇容直接把這個相機綁在了腦袋上。她這個造型是單馬尾辮,用發繩把相機和馬尾綁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戴了一個相機樣式的發卡一樣。
試了幾次,這個角度拍攝的很清晰,蘇容這才放下心來,看向已經被打開的電腦。
電腦被清理的很干凈,完全格式化了。界面上除了基礎的電腦功能之外,就留下了一個a,下面顯示a的名字是“迷迭香社區交流平臺”。
蘇容點進去,因為自己是個新身份,所以需要注冊。想了想,她給自己取名為“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八旬老太”。
這名字肯定沒人能認出來她是誰吧她滿意的點點頭,點擊確定,進入了a頁面。
這里面看上去很類似于外面的短視頻平臺,最下面的中間位置是一個加號,點擊之后可以上傳自己的視頻。
加號左邊是“推薦”、“分類”兩個按鈕,右邊則是“消息”和“我的”,右上角還有一個放大鏡作為搜索按鈕。
推薦界面可以選擇“按當日熱度排序“和“按當日發布時間排序”,當然也可以選擇自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