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金陵城23
林子葵雖然掩藏得很好,蕭復依然能瞧出他似乎有些不開心。
是因為自己回金陵后,就每日都要離開他么
蕭復這也是沒辦法。除了等林子葵考了狀元,給他個六部官職,如此兩人便能一起上下朝了。
現在不說,蕭復是怕他知曉自己身份,怪罪自己,不考了轉頭回鳳臺縣當教書先生,或去某個偏遠地區當縣令。
等林子葵過了殿試,得了圣旨,木已成舟,還能跑了么。
蕭復站在臺階下,和他平視著“午時前,我肯定回,你讓廚子做些你愛吃的吧,小四愛吃什么,我倒不知道,回頭我問問他去。”吃飯這件事,似乎也一下擁有了意義,蕭復以往因為沒有食欲,他只是肚子餓了,才知道吃一點來充饑。
五月中旬天氣漸熱,林子葵穿著輕薄的襦衫在窗下寫文章,微風下芭蕉搖曳,遮了陰,有光斑灑落地面。
林子葵不是自怨自艾的性子,想明白蕭照凌家門第或許顯貴,父母不允許自己這樣的人和他成親,還是個斷袖。那自己就考個狀元,有了話語權,就能光明磊落,坦坦蕩蕩地進他蕭家了。
方才看蕭照凌離開,身后跟著元慶,元慶腰間佩刀,像個大將軍。
林子葵勤奮寫文章呢,蕭復剛開始上朝。
梁公公尖聲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蕭復斜著身子坐在龍椅旁“沒事對吧,退朝”
“等,等等,千歲,微臣有事”
蕭復皺眉看過去,不知道是誰在說話,真不懂事。
只見百官中跑出個矮子,撲通跪下,烏紗帽差點抖掉“千歲爺,秦淮以北連日無雨,千里如焚,臣擔心大旱將至,農業停滯,顆粒無收,便會引發饑荒的”
蕭復看了他一會兒“你是哪個”
“臣,戶部郎中肖簧,四年前山東旱災,臣就曾跟隨巡撫大人前去賑災。”肖大人始終不敢抬頭,但這事兒,他已經憂慮許多日了。
肖簧蕭復想起來了,這不是本來和林子葵有親的那家人么。
肖大人給自己成親出了不少力啊,蕭復看他也挺順眼的,畢竟林子葵在老家操持婚事,給自己定做嫁衣的銀子,可都是用的肖簧送的錢。
故此他語氣沒有那么嚴厲,反而顯得溫和“旱災往往伴隨著饑荒,這是歷朝歷代的難題,肖大人,你有什么好法子”
百官側目。
攝政王平素說話可不是這個語氣啊。
這個肖簧充錢了
肖簧誠惶誠恐“臣以為,可以早做打算,北邊糧食短期內不會短缺,可這連日高溫,若持續下去,真要等到短缺時再去運糧,糧食千金難求時,太容易出現紕漏了還請千歲下旨,從蘇北調糧,即刻送到山東儲備”
旱災確實是個大問題,蕭復記起林子葵也寫過抗旱的文章,就在他懷里坐著時寫的,蕭復也一個字一個字被迫看過。
他說道“所以,以厚雪復藺之,則立春保澤,凍蟲死,來年宜稼,國家大興水利,修建水庫,雨季儲水;至于百姓,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當地溪流建造溪井,利用溪底筑坑集水蓄水,以抵抗來年干旱。”
肖大人沒忍住抬起來頭,震驚地看著攝政王“此三法,妙啊”
連奉天殿上一幫老臣,都意外而贊許地點了點頭。
剩下的蕭復忘了,但記得林子葵想得萬分周全縝密,絕非蕭復這三言兩語可以概括的,他甚至還畫了完整而詳細的溪井圖紙,另有其他的水利設施,灌溉設施圖紙。
只要不是連年大旱,林子葵那套法子足矣。
蕭復可不敢搶他家小郎君的功勞,說“此法是本王看了下面遞上的文章,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