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金陵城30
林子葵聽人說過,攝政王名喚蕭復,是昌國公府的公子。前幾日在碩王府,除了戶部尚書問他打聽婚配,林子葵還瞧見有個伯爺問他家兒子蕭復娶妻的問題。
昌國公直接擺手:“他婚事,我跟他娘做不了主,你要不明日上朝請奏直接問他去”
當場將人說得不敢再吱聲。
林子葵和攝政王的聯系,僅在那時空當下存在了短暫的幾句話工夫。
攝政王也姓蕭,且上過戰場,戰功赫赫,林子葵后知后覺地想到這個問題,眼神瞥在對方的靴子上。
但攝政王一句話也沒說,只平靜地坐在那里,便散發出一股棱棱威壓。
但先說話的人卻是宦官。
“今日殿試,不得大聲喧嘩、交頭接耳,不得舞弊營私,否則逐出奉天殿,杖責三十,朝廷永不錄用貢生,都聽明白了嗎”
貢生異口同聲:“聽明白了。”
而小皇帝的聲音,實在太年幼了些,坐在墊高的龍椅上問:“今日殿試,朕策問你們兩道題。”
林子葵且聽他聲音有些耳熟,不過小孩的音色,大多如此,他并未想過這孩子曾被送到他面前,讓他考校過。
林子葵站在第二排,還低著頭,小皇帝也并未認出。
“貢生且聽題。”宇文煊道,“孟子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此話,在貢生心中何解暢所欲言,無須顧忌。”
此言一出,偌大的奉天殿,空蕩蕩的寂然。這問題答不好,仕途就盡了。
誰會知曉,才八歲的皇帝,殿試策問問這樣的題目。
但很快,就有膽識過人的學生出聲回答:“學生認為,君王應當保民、愛民、得民、恤民、成民、撫民、利民。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
小皇帝暗自點頭,蕭復手指搭在扶手上,沒有作聲,視線掃過林子葵讓他不抬頭,他還真不抬,若林子葵一抬首,便能瞧見蕭復戴了比皇帝規格低的冕冠,這冕上珠簾,將他的容顏遮掩了大半。
今年的新科進士,賢才不少,會試試卷小陛下都看過了。他一旦點頭,梁洪就用筆將考生姓名圈起來。
又有人道:“君王應以不忍之心,行不忍之政。治天下,可應于掌上”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明聽。天便是民,民便是天,君為天子,君王是以是天下百姓之子。”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在這些大致思想相同,重復孟子所言的蕓蕓聲音中,突如其來傳來一道溫和的、卻也冷靜過頭的言語。
“學生以為,民為貴,指的是被教化的民。”
奉天殿鴉雀無聲,所有人齊齊小心朝聲源處望去。
是第二排的一位考生。
他怎么敢
梁公公瞇著眼睛數了數位置,然后在名冊上找到了名字。
新科會元,林子葵。
他附耳在攝政王耳邊說了一句,攝政王輕咳了一聲:“本王知道。”
聲音很小,林子葵隱約感覺聽見了熟悉的聲音,耳朵動了動。
龍椅上,小皇帝轉頭看了一眼皇父,發現皇父臉上表情是一種“贊許”的微笑,但又不完全是他熟悉的那種,令人無法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