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到把尋找家中隱藏的恐怖故事改為精神病院半年游或者大戰識破你靈魂有異的世外高人才來哭。”
也有老員工給后輩減壓
“其實扮演沒有很難。”
“比如你在一個情緒場里待半年。只要最開始的一兩周你大致演好了原主性格,別把沉默演成話嘮,那么之后你慢慢地、循序漸進地展露出你自己的性格,直至完全替換成你的真實性格,基本不可能被懷疑換芯了。”
“換靈魂只在幻想故事里發生,成長導致的性格大變卻是正常社會中經常出現的。一般人在現實中遇到相關情況肯定是優先考慮后者。”
小絨毛此刻的情況就是,它的換芯沒有讓周圍的貓產生懷疑、沒有貓覺得它突然顯露了異常的不同,但在第一次正眼看小絨毛的貓販子眼里,在這么一片混亂中,這么一只小奶貓居然如此鎮定,簡直鶴立雞群。
不過貓販子也沒有懷疑小絨毛換芯了,他們只是合理以為他們抓貓時太隨便、沒有仔細辨認每一只貓的特色。
要是在抓的當場就及時辨認清了每一只貓,他們也不至于現在來慢慢挑品種貓。
第一個發現小絨毛的貓販子感興趣地抓向小絨毛。
小絨毛躲了一下,但被周圍貓限制了行動,它也不好展現出過分的戰斗力,于是到底順從地被抓住了。
臟貓焦急地叮囑小絨毛“不要反抗得太用力,他們會隨手捏死太不聽話的貓。你的目標是趁他們疏忽時逃掉,不是打敗他們。你心中要對你的能力上限有概念。”
小絨毛奶兮兮地應聲“喵。”
這個“喵”,在臟貓聽來,是“好噠”,在抓著小絨毛的貓販子聽來則是毫無危機意識的撒嬌。
那貓販子樂了,招呼自己的同伙說“快都來瞧瞧。這只貓傻得出奇。它竟然完全不怕我,還會跟我撒嬌。”
已經習慣了貓狗一見到他們便慘叫的同伴們感興趣地圍過來,一人撥弄了小絨毛一下。
小絨毛不高興,但還是忍耐著。表現在外依然沒有驚嚇感,倒是顯得頗為沉穩。
小絨毛的視線掃過臉上有疤的那人,沒有停留,垂下眼睛看著自己甩動的尾巴。
臉上有疤的人開口“不錯,是有點意思。把這個給那個玩刀的吧,說不定能讓他多玩幾天。”
其他貓販子
“會不會太浪費了玩刀的那家伙龜毛得很,要求多,給錢又不痛快。我覺得可以把這只賣給個喜歡奇異寵物的大小姐,那種才是好客戶。”
“大小姐們給錢是痛快,但她們喜歡的是品種貓,她們看不到土貓平凡血統下的個體特異。再神奇的特質只有當出現在品種貓身上時,大小姐們才會感到欣喜、有趣。同樣的特質換到土貓身上,她們會感慨粗魯,小家子氣,果然是劣等血統。”
“還真就得是玩刀的那種人才能公平地對待每一只貓的特殊處。”
貓販子們聊天時是把鐵絲網上的門都關好的,小絨毛不能指望其他貓沖出來制造混亂,只能眼睜睜看著貓販子將它塞入一個小籠子中、拎到隔壁房間,與分別裝了憔悴品種貓的幾個籠子放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