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當代的內心渴望
司佑“跟看倉鼠吃東西似的,始終輕輕松松。如果寫著寫著一時想不到下一個劇情該安排什么東西出場,翻一翻購物網肯定能找到靈感,雖然可能會順便傷一傷錢包。”
司佑“唯一的問題是,要在一個框架定死的套路中不斷寫出新鮮感、不斷滿足讀者層層上漲的爽點閾值,比較費腦。”
小絨毛“但無限收集在你所有作品里的排行并不算很高。”
司佑“因為它的元素著實很單調。喜歡的人會非常喜歡、百看不厭;不好這一口的,要么看完簡介便棄了,要么沖著我的名頭嘗試看正文,但看完第一個預熱回合,就是到第二十章左右,也會堅持不下去。”
小絨毛“所以我這個禮物系列,肯定會有人買,但銷量不會到爆的水平”
司佑“肯定不會爆。你這個禮物場面太小打小鬧了。絨村總共才幾百號人,人口最多的時候也沒有破千。你一直在這么個小地方發禮物,重復發幾十上百次,完全不擴展地圖,比我那篇文還單調。”
司佑“我那文的收集區域是從一棟樓一直擴展到了全宇宙。也就是收集這個核心雖單調,但地圖一直在升級,所收集物品的范圍也在不斷擴展。”
司佑“而你這個,核心、地圖、連禮物價位都不升級,吸引力就很有限。即使是好這一口的買家,應該也只會挑幾個他們特別感興趣的禮物買,不會買下全系列。”
小絨毛“經驗不足。”
司佑“要揣摩金主的心。金主們想看什么,你就給他們展示什么。這是產品制造者的基本素養。”
小絨毛“大手的含義不該是你寫什么,讀者就愛看什么嗎”
司佑“不,我沒有引導、教育讀者口味的志向,我對自己的定位只是服務者。”
司佑“我研究大眾喜歡的橋段,那些他們足夠感興趣、但他們自身又無法描繪清晰的場面,我以文字的方式具體描繪出來、讓他們拍案叫絕對,我想看的就是這個他們圓夢,我賺錢,皆大歡喜。”
小絨毛“啊,研究大眾喜歡的橋段也是一種研究呀,是研究人類心理的一種。你的文反應了你所接觸到的當代群體中有基本消費能力、人數比例較大的那部分人的渴望。后人通過你的文便能一定程度地解讀當代普通大眾的心態。”
司佑“這么聽起來我還挺能耐的呀。貓的夸獎真好聽。你再多夸夸,把我哄開心了,我下篇文的主角就是以你為原型的貓,給你分成。”
司佑“反正沉迷吸貓也是當代人普遍具有的心態之一,寫貓、讓讀者們云吸貓,也符合我文的一貫選題。”
小絨毛貓臉一皺“我活生生的貓在他們身邊跑跑跳跳,我作品專欄里有大量我的影像記錄,他們為什么不直接買我的作品、把能量全給我,卻要在你的文里吸我、讓你分成少部分能量給我”
司佑“活物、影像、文字,即使主角相同,這也是三種不同的魅力。”
司佑“活物帶來的感官刺激最濃烈,但活物身上一旦有缺點也難以掩藏。”
司佑“影像既濃烈的感官刺激,又能對現實向的缺點進行掩飾。但形象的過于具體可能會讓觀眾因為這個人物怎么長這樣跟我想象的不同而感覺出戲、不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