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異“以往的病例都顯示,在精神體隨著精神海崩潰消失的那一刻,人類自己的一部分仿佛便已經死亡,之后的他們宛若行尸走肉。”
小絨毛蹲坐在海奎所躺病床的枕邊,看著昏迷不醒卻滿面痛苦的海奎。
就那么靜靜地看著他。
小絨毛能感覺到自己現在與這個人好像是建立了能量方面的某種聯系,當海奎崩潰到一個臨界后,自己好像是會遭遇強烈的能量沖擊,然后
小絨毛到時候我可能確實會死叭可即使我相信了這一點,我又能怎么救他呢
這一次因為小絨毛的殼子是人的延伸物,所以小絨毛獲得了人類的大量記憶。
包括海奎的親身經歷,也包括海奎學習過的很多知識。
詳細得堪稱驚悚。
這個情緒場的原住民對精神力、精神海、精神體的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
即,人類已通過大量實際案例總結出了不少經驗,但在理論方面還沒能梳理出精神力出現、增強的準確條件。
多數時候,一個人擁有怎樣的精神力,只能看運氣。
而當精神力受傷后,能不能治好,很大程度上也得碰運氣。
人們總結出,越堅強、堅毅、知識淵博的人,精神力一般會更強,受傷之后也有更大的概率恢復。
人們還發現,有部分人的精神力天然具有治療效果,當其他人精神力受傷時,這些人可以用自己的精神力與傷者的精神力接觸,實現一定程度的治療。
精神力能做到治療的人被稱為治療師。
治療師是數量始終不夠用的一個群體。
據統計,當代人人都有精神力,但半數以上的人的精神力只是能讓自己記憶力更好、跑跳更靈活、更不容易生病等,只是對身體的內在強化,并不顯現到體外。
有約四成的人能實現精神力外放,也就是讓精神力作用到外界實物上。
這四成中,能建立精神海的有約三分之一。
有精神海的人中有約一半能有精神體。
人們根據有無精神海、有無精神體,將人類精神力分為五等。
一等是有精神體。
二等是有精神海,無精神體。
三等是精神力可以外放,無精神海。
四等是精神力不能外放,但對自身強化明顯。
五等是精神力只在檢測儀器上能顯示,對自身沒有明顯強化,甚至相對還顯得體弱多病。
精神力為一二三等的都有幾率成為治療師,但治療師只能治療等級不高于自身的傷患。
也就是,三等精神力的治療師只能治療無精神海的人,二等精神力的治療師只能治療無精神體的人。
要治療有精神體的人,治療師本身也必須有精神體。
在一二三等的每一等中,能成為治療師的都只占十分之一左右。
其實說起來這個比例也不算太低,因為平均來看十個人便能擁有一個治療師,而精神力出問題的頻率并不高,多數人的精神力幾十年也不一定故障一次。
但在實際中存在一個非常麻煩的問題,就是,沒研究出“如何有效地治療精神力損傷”。
治療師可以憑本能讓精神力受損傷的人感到“舒服一些”,但當治療師收回自己的治療精神力時,那份舒服感也會隨之離開損傷者,傷勢很難因此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