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路上都沒能想出該干什么賺取第一桶金。
陳凡卻已經平靜了許多。
帶著前世記憶而來,本身就凌駕于蕓蕓眾生之上了。
賺錢的事有什么好擔心的。
只要時機成熟了,就有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息。
陳凡家住在小城東邊城鄉結合部。
五年以前,房后還有農田,以及北方地區常見的電井。
一到盛夏時節,半大孩子們都會跑到電井前的配電房上,大喊著:“冰棍兒!”噼里啪啦往井里跳。
眼下,陳凡家房前屋后都是房子了,有單位規劃的,也有私搭亂建的,簡直就像一片貧民窟。
再往東幾百米,已經有開發商在圈地,準備蓋樓了。
其實那片兒地方是一個亂墳崗。
陳凡他們小的時候經常在那一帶玩耍。
曾經有一個小朋友在地里撿了塊兒木板拿回家。
沒多久就生病發燒說胡話了,老說有人在后面追他抽他屁股。
陳凡的父親陳劍輝是五十年代的老高中生,曾經在水產技校上班兒。水產技校解散以后,又調到了建筑材料公司。
陳凡的母親劉雅麗是高小文化。
這高小文化是特定時期的歷史產物。
70年代以前,學校和師資力量不足。小學念滿五年后,上不了中學,就繼續念一年或者兩年。拿到的文憑就是高小。要是念4年以下就是初小。
劉雅麗小學畢業后在鄉鎮干了兩年赤腳醫生,其實就是給衛生所打雜而已。
后來就招工到城里了,在服裝廠當了一名工人。
這夫妻倆都是老實人,在單位寬以待人,在家里對兒女也頗有些嬌慣。
拿陳凡來說,如果按照上一世的時間節點,他連做飯都不會。直到成家以后才慢慢學會了。
回家的路上,陳凡在街邊市場買了點菜。
這個時期跟80年代以前相比,生活已經改善很多了。
但大多數人肚子里還是虧油水。
這會兒女孩子找對象都看肚子。要是肚子癟癟的,有人魚線,或者有六小塊兒八小塊兒啥的,統統都不及格,肯定家里經濟條件不好。
所以,這會兒最貴的是肉。其它的蔬菜、海鮮都很便宜。
比如鵝蛋大小的海蠣子,鋼筆粗細的蟶子,還有極鮮美的海腸子。
陳凡買了一大堆,也只花了兩三塊錢。
回到家里做飯炒菜時,他都忍不住吃上幾口。
至少有20多年沒吃到這么好的東西了。
因為10年后這些東西都貴到吃不起。
飯菜剛做好,陳凡就聽到院門一聲響動,有人回來了,他趕緊朝院子里看去。
第一個回來的是陳凡的妹子陳波。
上一世,妹子過得也不太舒坦。
憑她的相貌,本可以找個干部家子弟,或者大款兒什么的。
可她卻嫁給了普通工人,兩口子比陳凡下崗還早。后來就在露天集貿市場里租了個攤位賣菜。
幾年下來,雙手就像老樹皮一樣了。
“**,你怎么這么早就下班了。”
“出來辦事兒,順便就回來了,嘻嘻。”
陳波比陳凡小四歲,今年剛十八。
劉雅麗的意思想讓她當個護士啥的。
可三兄妹中,陳波學習最差,根本考不上衛校,只考上了職高。眼下畢業了就在建筑材料公司知青商店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