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大屏幕上的數字漲到108了,陳凡的小心肝兒撲騰撲騰跳著,幾步沖到營業窗口前。
雖然股票基金之類東西陳凡一竅不通,但他也大概知道國庫券買賣跟股票買賣一樣。買入時,誰出的價格高,誰就先得手;賣出時,誰出的價格低,誰就先賣出。
但幸運的是并沒有人跟陳凡爭搶,他最先到達窗口前,也最先把那疊國庫券遞了進去。
7000元的國庫券就一小疊而已,營業員一邊跟人聊天一邊接過來,看也不看,幾下就點完了。
陳凡還意猶未盡呢,錢已經遞過來了。
也是一小疊。
要是擱兩年前,陳凡得用旅行袋裝這點錢,因為那會兒大團結就是大錢兒了。
去年,第四套人民幣發行后,開始有百元大鈔了,大團結也就成了小錢兒了,幾百幾千的攜帶起來也方便多了。
拿到了錢,陳凡一邊點著,一邊心潮澎湃。
這么容易就成了?
5000元本金,又賒了2000元,眨眼賺了420元。
在當下這可是半年的工資哦。
陳凡正往一旁躲閃,讓出營業窗口時,就發現一個奇怪現象。
根本就沒人過來交易。
這是怎么回事?他們嫌價格不夠高?
再一看大家的目光,都是直勾勾的,緊緊盯著大屏幕。
陳凡也不著急走了,跟著大家的目光也盯著大屏幕。
十幾分鐘后,那個108的數字突然就變成109了。
人群中開始有人活動起來,有幾個人直接走到營業窗口前。
他們清一色地拎著那種黑色人造革手提包。在當下,這屬于比較時尚的包包了。
陳凡看著他們大大方方地從包里往外拿國庫券,少則十捆八捆,多的百八十捆。
看來這個年代百萬富翁也不少啊。
陳凡看了一會兒排隊的人們,又轉身四下打量這個交易大廳。
盛京的這個證券交易中心是1985年修建的,比魔都、鵬城創立的都要早,哪知道若干年以后,人家后來居上,它卻漸漸沒落了。
四下瞅了瞅,陳凡的目光停留在墻上掛著的各種數字、訊息上了。
尤其是匯率表,看著美元人民幣兌換匯率,陳凡驚喜不已。
這會兒真是最好的時代啊。雖然說錢有點毛,但也是相當堅挺。一美元可以兌換3.7元人民幣。
陳凡依稀記得90年代以后,美元兌換人民幣就漸漸漲到一比八了,從此以后就再也沒能降下來。
真是最后的輝煌啊。
不過,陳凡一點也不眼紅。跟原始股、跟房地產比,這點利潤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四下尋摸了一會兒,再轉過頭來時,已經有更多的人站到營業窗口前了。
唯獨有一個戴著蛤蟆鏡、留著大鬢角的男的始終站在大屏幕前一動不動。
陳凡剛進來的時候,他就站在那里。
這都快一個小時過去了,他還是一動不動,就像一個雕塑。
這伙計有三十來歲,戴著蛤蟆鏡,留著大鬢角,有點像《追捕》里面的矢村。不過,他的這身裝扮在當下已經有些不合時宜了。
因為這是80年以前的時尚。
那會兒,《大西洋底來的人》、《追捕》等影視劇熱播,年輕人爭相模仿劇中人物的穿著打扮。
那會兒,迪斯科還不叫迪斯科,而是叫搖擺舞。這會兒迪斯科都已經不流行了,開始流行霹靂舞了。
這會兒,年輕人們都開始留“狼頭”。
天冷的時候,年輕人們聚在一起高唱著“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
這所謂的“狼頭”就是燙著大波浪卷發,鬢角完全推的干干凈凈。
陳凡看了那伙計幾眼,再順著他的目光看向大屏幕。
沒一會兒,大屏幕的數字再次變化了,變成11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