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
陳凡真想過去跟未來的丈母娘打個招呼。
可眼下自己啥都不算,拿什么打招呼。
而且未來丈母娘在背后盯著,陳凡這以后再來撩張藍就有點縮手縮腳了。
剛這么想一下,身后便傳來一陣摩托車聲,一回頭只見張藍推著摩托車過來了。
摩托車后面掛著兩個新的鍍鋅板箱子,明顯比以前兩個大出一大截。
陳凡迎過去:“來!我幫你拿!”
“一邊兒去!空箱子要你拿什么拿。”
“干嘛做這么大的箱子啊?”
“裝你!”
“切,我長得這么高大威武,哪裝的下我。”
“把你大卸八塊兒!”張藍咬牙切齒,“一條腿裝這個箱子,一條腿裝那個箱子。”
“好兇殘啊!”
“哈哈!”張藍本來板著的臉,終于露出笑容。
“可還有一條腿呢,你打算放哪?”
張藍哪懂這些:“你是怪物啊,還有三條腿?”
陳凡一轉臉發現對面的馬大姐在偷笑,看來自己聲音稍有點大。
這要是讓未來丈母娘聽見了就麻煩了。
好在陳凡了解未來丈母娘的口味。
她跟張藍類似,也偏愛干凈斯文的小伙子。
最起碼印象分不會太差。
張藍擴大經營,陳凡有喜有憂。
喜的是這一世的張藍很有經濟頭腦。
憂的是她越來越辛苦了,可自己暫時幫不上她。
跟她說,別干了,我養你,我養你全家。
別說眼下關系沒到那份兒上,就算到了張藍也不會聽你的。
張藍是個要強,有主意的人,沒特別的理由她不會言聽計從。
跟張藍合伙經營魚檔?那樣張藍只會更累。
因為這生意最累人的就是來回上貨。
買的起車也找不到開車的司機。
陳凡自己的公司、藥店眼下都為司機的事兒發愁。
在2000年以前,司機都是整個社會上最受歡迎的職業。
在東北地區鋪天蓋地的下崗浪潮席卷之下,都從沒聽說有司機下崗的。
陳凡見過許多副廠長、車間主任下崗,在街上蹬三輪,就是沒見過司機下崗。
因為司機是稀缺人才,求大于供。
各個單位的司機有一大半都是部隊轉業到地方的。
也就部隊那樣的地方可以不計成本地培養司機。
因為當下培養司機對一般單位來說成本太高。
如果以同等價值來算,若干年后學一個車本要5000塊錢的話,90年代以前就得將近五萬。
每個學駕駛的職工都全脫產半年,工資獎金一分都不能少。
對當事人也是件極其辛苦的事,開的都是大解放,每天起早貪黑風里來雨里去。
要是趕上冬天就更遭罪了,每天早上光是用擼子搖車就是個巨大的考驗。
這么辛苦,頭一個月卻連方向盤都不讓摸。
因為這半年學的可不僅僅是開車。
還有機械構造、修車等等技術知識。
唯獨不怎么重視的就是交規。
話說這會兒也沒啥交規。
在小城市里,機動車出了事故,很多都自行解決了。
陳凡他們這種股份制企業要是派專人去學車的話就更不劃算了。
學好了,丫跑到別的單位去了,你找誰說理去?
“司機的事兒您不用擔心,”老范說,“到時候咱們實在缺人了,就跟你們制藥廠借。”
“可制藥廠的司機也不算寬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