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希望張藍能早一點用130上貨。
隨著天氣轉冷,騎著大摩托太辛苦了,也不太安全。
當然,張藍用不著拿到駕照后再開130。魚檔上貨一般都是凌晨甚至半夜,那會兒交警不會出來,沒駕照也沒人查。
不過,就算沒駕照,在技術上怎么也得過關了才行。
尤其在陳凡這里,他不想張藍出一點差錯,教起來比自己當年學車還嚴格。
“要是我每天能來學一學就好了。”
“怎么不能不能來啊。你上完貨就過來嘛。”
“我不要站攤兒啊?”
“再雇個人嘛。”
“我兩個攤位三個人干,再增加一個人我還賺錢不賺錢了?再說你的投資我還沒給你回報呢。”
“不用回報,那個啥,肉償也可以……”
“肉償?我賣魚的,又不是賣肉的,拿什么給你嘗?再說你這投資10萬,得多少肉啊?”
“其實就兩片兒……”
“啥?”
“沒,沒啥。我的意思做生意你得有長遠眼光。”
“當然了,要不我也不會增加柜臺。”
“應該更長遠一些。你比如我這個工廠,至少有半年的時間都會入不敷出,這就是前期投入。”
“你生意大嘛,當然可以這么干。”
“我們也可以啊,剛開始只要能維持正常運轉就可以了。”
陳凡勸了半天,張藍這才勉強同意增加人手。
張藍傾向于找殘疾人幫著看攤兒,這可以享受一些減免政策,而且殘疾人一般也更誠實,不會搞歪門邪道。
但找一個像張鵬這樣全聾的又不太方便,張鵬這是一家人,時間長了輕車熟路了,還算得心應手。一般全聾的人恐怕不行。
“我記得聾啞學校有那種有一半聽力的,他們因為后天沒能及時學說話變成了啞巴。”
“是有那種,但一定要聰明一點,面貌也得好一點。”
“我讓許明和他老婆,還有聾啞學校的崔老師幫你尋摸尋摸。”
這會兒許明已經出院了,陳凡和老范讓他在家靜養,他還是三天兩頭拄著拐杖到藥店來幫忙。
陳凡跟他一說找人的事兒,他立刻和他老婆一塊兒忙活開了。
他們兩口子四下打聽一番,隔了一天,林紅就領著一個女孩兒來到藥店了。
這女孩兒中等身材,模樣還算周正,穿著很樸素,梳著又粗又黑的大辮子,就像老時代的人。
林紅比劃著介紹說:“她能聽見一點,說話也能說一半句。”
陳凡大聲說:“你好!”
“里……厚!”
“我去,還會說粵語呢。”
老范說:“咱們藥店有進口的助聽器,拿給她試試?”
陳波趕緊把助聽器拿來了。
這助聽器是耳后式的,顏色也跟皮膚相近,放在耳后時,用頭發遮擋住,還真不容易看出。
女孩兒剛一戴上助聽器就面露驚喜之色,陳凡一看有門兒,就在她面前打了個指響。
女孩兒點頭:“嫩……聽見……”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姜……”
女孩兒憋了半天也說不完整。
“別著急,慢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