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藍笑笑:“沒問題!”
這一大堆赤甲紅有五抬筐,分攤點也頂多三抬筐,大水箱裝下來也綽綽有余了。
幾個人忙活一陣后,把這堆赤甲紅一掃而光了。
魚販子們紛紛散去了,陳凡也跟張藍一起收拾收拾車子。
沒被大魚販子買走的各類海鮮就繼續堆在碼頭上,一些散戶蹲在那里挑選。
回去的路上,再路過大坡時,陳凡說:“要不要試試?”
“試就試!”
“這回有水有海鮮,可不一樣哦。”
大鐵箱子有蓋子,也有透氣的管子。
走在大坡上就會晃蕩的厲害,水也有可能溢出來。
車子剛在大坡上停下就感覺不一樣。
車頭似乎按不住了,隨時都能翻過去似地。
第一把張藍就溜坡兒了,大鐵箱子在后面“咣咣”直響。
這大鐵箱子并不是焊在車上的,而是鉚釘鉚上的。
雖然很結實,但怎么也會有點間隙。
又試了一次,還是失敗了,張藍額頭都冒汗了。
“要不你來吧。”
“沒事兒,大不了死幾只螃蟹,繼續!”
第三把張藍終于成功了。
又試了幾個大坡,都是一把過去的,這么一趟走下來,不論空載還是滿載,張藍基本都能應付坡起了。
張藍在老魚市只有兩個柜臺,平時用大摩托多裝點就足夠應付了,用130一下拉回來這么多該怎么消化呢?
陳凡當然知道,但他覺得張藍更門兒清,所以也不動聲色。
回到老魚市后,張藍先給其它運輸能力比較差的柜臺勻了些海鮮,又騎上摩托,給市內的幾家酒樓送了些,剩下的就足夠兩個柜臺賣了。
這就等于張藍的海鮮生意開始向批發兼零售發展了。
……
眼下,藍都藥店也增加了不少批發的業務。
這主要是老范的功勞。
整個藍城市只有兩家藥店,一個是國營的藥材公司,一個就是藍都藥店了。
城市周邊的縣鄉鎮上的小藥店、小診所卻比比皆是。
以前,這些小藥店小診所都從藥材公司上貨。
藥材公司的藥物、醫療器械價格貴不說,服務態度也不好。
藍都藥店漸漸有了知名度后,這些縣鄉鎮的小藥店、小診所開始紛紛登門了。
這一塊兒,老范可是輕車熟路。
當初他在鄉鎮計生服務站的時候,就經營過小藥店、小診所。
這回干自己的買賣了,他格外賣力。
在老范的張羅下,批發的生意越做越好,已經占到銷售額的一半了。
“雖然利潤沒法跟零售比,不過比較省事兒。”
陳凡翻看著賬本,老范在一旁說。
“嗯,服務成本不高。”
陳波卻撇撇嘴說:“這些農村人可矯情了。昨天有個家伙都買完了走出老遠了,又轉回來,說藥盒破了,非要換。”
陳凡問:“你給換了嗎?”
“當然換了。”
老范直搖頭:“開了這個頭可不好,農村人比城里人心眼兒多,再說藥品不是別的……”
“沒錯,買的時候就讓他看好,出店概不負責。”
隨著批發生意的增多,藥店的倉儲再次吃緊了。
藥店開業以來,藥柜里、以及辦公室里儲存不下的藥品都放到陳鋒新房的偏廈子里了。
這會兒已經有點裝不下了。
“嗯,我對面大屋子還能放一些。”陳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