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藍穿著白色的大棒針毛衣站在門口兒:“哼,才來!”
這白色大毛衣一般女的穿起來都不會太好看。
因為白色顯胖,溜肩或者個子矮的話,會更嚴重。
好在張藍肩寬、腿長,穿著這款白色毛衣就剛剛好。
在颯爽英姿下,多了幾分清爽溫馨,真是可鹽可甜。
“嘻嘻,藍藍真好看。”
陳凡跟著張藍躡手躡腳走進屋里了。
張藍家住的是一間半。
所謂一間半就是把這套兩室一廚的平房從中間分開。兩家共用一個院子、一個廚房。
另一家是年輕兩口子帶著個孩子。
這會兒早躺下了。
張藍的家人也一樣。
只是偶爾能聽到張藍老媽胡美惠時不時的咳嗽聲。
廚房也同時有飯廳的功能,兩家的灶臺前各擺了一張圓桌。
兩人摸著黑來到小圓桌前坐下,也不敢開燈。
張藍“哧”地一下,劃亮了一根火柴,點亮了一根白色蠟燭。
“哇,好浪漫啊!”
“呵呵。”
“有沒有紅色的?”
“有啊。”
“再來一根,成雙成對嘛。”
這個經常停電的年代就是好,家家戶戶都常備蠟燭。
點好了蠟燭,張藍從鍋里端出兩盤餃子。
“還是溫乎的呢。”
沒能跟工人一起吃年夜飯,陳凡還真有點餓了,舉著筷子就吃起來。
“好吃不?”
“嗯,真好吃,像你一樣,一咬一泡湯。”
“討厭,小聲點……”
夜深人靜,兩家人跟廚房只隔著一道門。
兩個人只能臉貼著臉小聲說話,時不時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
過了好一會兒,陳凡才想起什么,低頭看一看腕表:“嗯,該走了。”
“又要到哪去?”
“一起迎接90年代啊。”
“好吧,我去拿外套。”
“穿厚點哦。”
兩人從屋里出來,開著五十鈴一直奔向郊外。
幾分鐘后就來到一片海灘前。
這是離城區最近的海灘。
這會兒還是一片寧靜。
到90年代中期以后,賣地包地的風潮從旅大刮過來,沒幾年功夫海邊兒的灘涂全都承包出去了,老百姓看海、趕海還得花錢,簡直是滑天下之稽。
平時就有三三兩兩的情侶在這里卿卿我我。
都這個時間段兒了,黑暗中竟然隱隱約約還能看到兩三對兒。
看來,他們也是來跨年的。
陳凡把車在一塊兒大礁石前停下,來到車斗前,將三個大煙花搬下來。
“哇,這個好!”
“時間還沒到呢。”
陳凡將煙花擺放好,先跟張藍在大礁石上簇擁著,看一會兒大海。
渤海灣的冬天是不上凍的。
頂多天氣特別冷的時候,會結一塊兒塊兒發黃的大冰坨子,天氣一暖和,海浪一涌就化掉了。
“等將來老子有錢了,就把這片海灘包下來。”
“包下來干啥?”
“建成海濱公園,讓大家隨便來玩。”
“其實這樣也挺好的。”
兩人在大石頭上依偎一會兒,眼瞅著八零年代就要過去了。
“還差三分鐘……還差30秒!”
差十幾秒的時候,陳凡依次把三個大禮花點著了。
“砰!砰!”在煙花聲中,八零年代過去了,九零年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