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這就把手續辦了。”
營業執照的事,童箏已經提前跟有關部門打好招呼了,店鋪敲定下來后,就開始著手辦理。
旅大開放搞活的力度要比藍城大一些,再加上陳凡在藍城已經有營業執照、有從業資質、有從業經驗了,所以審批并不太費事。
店鋪到手后,正在裝修的同時,陳鋒就開始四處跑著辦審批手續了。
旅大離藍城起碼有兩三百公里的距離,經營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得派專人駐扎才好。
想來想去只有陳鋒最合適,問題陳鋒新婚不到半年,離開老婆,離開老家,又有點不合適……
沒想到陳凡剛一透露自己的想法,陳鋒就很樂意:“正好,我跟小江過去經營吧。”
“可小江能樂意嗎?”
“我勸勸她。正好她也該回家了,讓她老弟老媽侍候侍候。”
“啥意思?小江不會是有了吧?”
“嘻嘻,才三四個月……”
“好啊!真能干,看來我得加油了。”
陳鋒私下里問了問,小江還真不太樂意。
江夏去年剛畢業,為了陳鋒特地分配到藍城的一所中學當英語老師,這還不到一年呢。
換誰都有點郁悶。
劉雅麗也不太樂意。
“俺還等著給小江侍候月子呢,跑那么遠多不方便。”
“那就等等再說吧。”
反正拿營業執照得一段時間,裝修也得一段時間。
實在不行就讓童箏在當地幫著尋摸個信得過的人,或者以加盟的形式開展合作。
……
陳凡和張藍在光明市場買了3個店鋪,租出去一個,另兩個就像陳凡在旅大的藥店一樣,聯排經營,又敞亮又氣派。
張藍在老魚市還有兩個柜臺,實在看不過來,就轉租出去一個。
剩下的一個就讓張鵬和姜華看著,胡美惠隔三差五過去幫忙。
光明市場這邊,張藍把她親戚家的兩個小女孩兒叫來看攤兒,張藍自己則兩邊跑。
光明市場開業這天,市場管理人員先在大門口“噼里啪啦”放了一通鞭炮。
接著,各店鋪的經營者也開始此起彼伏地放鞭。
片刻之后,地上便像鋪了一層紅地毯一般,買魚的顧客紛紛踩著紅地毯進來了。
其實,真正買魚的人不多,大多數人是來看熱鬧的。
雖然已經進入九十年代了,人們愛湊熱鬧的心理卻一點沒變。
盡管如此,張藍還是站在店鋪門前熱情招呼著來往的顧客。
她頭頂“藍姐魚檔”的大招牌比其它店鋪都大,也更醒目。
陳凡也在一旁幫著忙里忙外,跟兩個小姑娘一起擺放著各種海產品。
其實賣海鮮比賣河鮮省事。
賣河鮮基本都得殺魚剖魚,賣海鮮一般沒有這種操作。
因為海里打上來的魚基本都半死不活了。
也就像螃蟹、貝類等需要在水里養著,保持新鮮度。
熱鬧一陣子過后,市場里的人漸漸稀少下來了。
各個店鋪都開始收拾自己跟前的場地。
陳凡忙活著掃了會兒地,張藍把他的掃把接過來了。
“你大老板哪能讓你干這種活兒。”
“嘿嘿,你的地盤你做主,在這里藍藍才是大老板。”
“貧嘴。沒事兒幫我看看我家的房子啥時能住進去。”
“再等等,阿姨氣管兒不好,多晾些天。”
張藍家在北大河的新房一個月前就裝修好了。
當下,大多數人沒有環保意識。
比如,用三合板做家具,把膠合板釘到墻上、吊到頂棚上。
尤其暴發戶們,折騰的最歡。
裝修完沒幾天就住進去,生怕別人聞不到他們家裝修的那種有逼格的氣味兒。
陳凡身為過來人,當然不能那么干。
不包墻不吊頂,地板和家具統統用實木干。
就這樣,他還得再晾曬兩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