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上午開完會,中午剛休息一會兒,老何便風塵仆仆地過來了,一臉的興奮。
這一次,他還領來了一個戴著塑料框眼鏡的伙計。
其實,陳凡早知道老何背后有人。
老何雖然在農機廠干的是車工,但他這種人就是混飯吃的,手藝不會太像樣子。
但這家伙腦筋活、臉皮厚,拉幾個工友幫忙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是我工友謝軍,這就是咱們的陳總。”
“你好!”
“你好,陳總真年輕啊。”
“還好,還好。”
老何說:“陳總,塑料瓶蓋兒我們已經整明白了,隨時可以量產了。”
“好,咱們立刻投產。”
“嗯,謝軍還有些想法想跟您談談。”
“好啊,來,坐下聊。”
陳凡邀請謝軍在桌子前坐下了。
老何說:“那我現在就去跟耿主任交接了啊?”
“去吧。”
老何到包裝印刷車間去了。
謝軍從包里拿出個塑料瓶蓋兒,臉上有幾分興奮。
“我也是受陳總的啟發……”
“別客氣,我提供一個方案而已,還是你手巧。”
“嗯,您看這個瓶蓋兒。”
陳凡接過來看了看。
這塑料瓶蓋兒有里外兩層,里面一層就像易拉罐兒一樣可以拉開。
在后世,這種結構的塑料瓶蓋兒很常見。
它幾乎運用到塑料桶、玻璃瓶、陶瓷瓶、鐵罐子的各種產品上。
“嗯,這個好,密封好,又很方便。”
“主要是跟易拉罐兒學的,陳總給我們廠子上了噴塑機、成型機以后,我才有機會嘗試,眼下還比較粗糙。”
陳凡給老何投了8萬塊錢,讓他上了幾套生產塑料瓶蓋兒的機器,也讓謝軍大大開闊了思路。
“這個拉環略細了點,拉不好容易拉斷。”
“好,我再好好設計一下。”
謝軍說著,打開筆記本,記錄陳凡的建議。
“還有外面這層瓶蓋兒,既然里面是拉環設計了,外面就不用擰斷了,里面這層應該就可以密封嚴實了。”
“嗯,這樣能節省不少成本。”
沒一會兒,老何回來了,看見陳凡和謝軍熱聊著,他也挺興奮。
“挺好吧,陳總?”
“嗯,不錯。對了,咱們這種瓶蓋兒,不論是擰斷的,還是謝師傅設計的拉斷的,技術含量都不高……謝師傅您別誤會啊。”
“沒,沒事兒。”
“我的意思,這種技術很容易模仿,咱們剛一面世,他們立刻就能學會。”
“是啊,咱們頂多能賺一年的快錢。”
謝軍一聽頓時有些沮喪:“那怎么辦?”
陳凡安慰他:“謝師傅別著急,咱們先狠狠賺它一年,定價高一點,別太離譜就行。”
老何連連點頭:“嗯,沒錯,眼下市場上咱們家是頭一份兒,最起碼照五倍定價。”
“三四倍就可以了。”
謝軍不由得皺起眉頭:“那不逼他們自己上機器嗎?”
“對啊,要的就是這個!等錢賺足了,咱們回頭再賣機器給他們!”
老何大喜:“哎呀!陳總你太聰明了,這叫先賣蛋,后賣雞。”
謝軍卻皺起眉頭想了想:“最好能同時進行,不然他們也會很快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