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克賓走到跟前,陳凡怕拍他的肩膀:“是克賓嗎?”
“嗯,是我,您是陳總吧?”
“是啊,來,進屋坐。”
李克賓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跟著陳凡走進辦公室了。
進到辦公室后,兩人先聊了會兒。
從莫奈到畢加索,從梵高到米開朗基羅,從印象派到抽象派,從水墨畫到油畫,陳凡把李克賓噴的一愣愣的,就仿佛碰到了一位大師,不由得誠惶誠恐。
其實,陳凡想拿下李克賓并不難。
眼下這個年代很奇怪。
一方面專業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專業人才又難有用武之地。
說白了,就是流動性差、信息渠道閉塞。
需要人才的企業和人才雙方都是盲人摸象。
比如像李克賓這樣,大學畢業國家是包分配的,但選擇面兒狹窄。除了極個別優秀的學生能留在學校所在地,絕大多數都哪來回哪去。
李克斌能分配到高等院校當老師已經算相當不錯了,大學環境相對寬松,容的下特立獨行的人。
一旦他離開這個體制,就變得寸步難行了,即便到北上廣這種包容性比較強的城市,他們也有可能淪落到圓明園里當流浪漢的地步。
專業對不上口,一般單位的人也不敢要他這種。
“在化工學院一個月工資多少?”
“加上獎金啥的不到400元吧。”
“嗯,少了點,咱們這里中層管理人員,起步工資500元,另外還有年終獎。”
“是不少。”
“福利待遇啥的,只會比學校好,不會比學校差。而且,上班時間你自己定。”
“啊?”李克賓吃了一驚。大學已經夠寬松了,沒想到陳凡這里可以更寬松。
“當然,必須干滿8個小時。”
“嗯,明白。”
“還有,國有國法廠有廠規。你要是來上班了,必須把頭發剪了、胡子刮了。至于穿著,你穿裙子來上班也無所謂。”
“哈哈,好吧。”
“嗯,既然沒問題,我就讓李青過來給你辦手續。”
“可是……”
“還有啥想法?”
“你招的是包裝設計,可我看你們的產品就那么幾種……”
“擔心沒活兒干是吧?這就不用你操心了,到時候別嫌忙就行。”
其實,像李克斌他們這些學美術的,要是不那么作,腦筋稍微活泛點的話,在90年代也能賺到大錢。
比如,幫房地產公司設計沙盤,幫大一點的公司設計LOGO、造型,還有城市雕塑之類的。
都可以幾萬幾十萬地賺錢,比一般的工薪階層那是強的太多了。
第二天,李克賓就剃了頭,刮了胡子,穿上正經衣服來上班了。
連李青都忍不住嘖嘖感嘆:“收拾收拾還挺帥的。”
李克賓給自己定的上下班時間是上午十點到下午六點。
陳凡給他的工資待遇也是向中層管理人員看齊,跟老員工李青、張桂花他們差不多。
上班第一天,陳凡就安排李克斌跟老耿交接,給李克斌三天的時間,設計出美觀大方又實用的包裝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