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書記他們幾個無關的人知趣地離開了。
謝軍則跑來跑去,不時看看缺少點什么。
陳凡他們從早上九點過來,一直忙活到下午四點多鐘,廠子都快下班了才忙完。
中午的時候都沒休息,謝軍把飯菜拿到辦公室,大家輪流就餐。
賬目核對完了,廠長、書記殷切地湊過來:“咱這賬目是有點那啥啊……”
陳凡嘿嘿一笑:“呵呵,大集體企業嘛,好多都這樣。”
“那個……你們覺得怎么樣?”
“我們回去再商量一下吧,三天內給你們信兒,行嗎?”
“嗯,好的。”
“這個員工名冊是準的吧?”
“賬目不敢說很準確,這個名冊我們還真有把握,我們公會老羅上個月剛核對過的。”
“好!這也是你們財產的一部分。”
“是啊。”
盤了一天賬,核算了一下,農機廠基本屬于資不抵債的狀態。
外債有230萬,欠工人的工資30萬。
工廠的資產也寥寥無幾。
車床的總價值有150萬,但三分之一基本報廢,只能當做破銅爛鐵。
還有三分之一的機器型號老舊,市場上都找不到可以更換的零件。
剩下的三分之一勉強能用。
這么算起來,機器的價值連100萬都不到。
還有兩臺龍門吊倒是8成新,一臺15噸,一臺30噸。
問題這玩意不值錢,兩臺也就值個十來萬。
另外還有三輛車,一輛大狼背,兩輛130。
行駛里程都在十五萬公里以上,離報廢也沒多遠了。加起來也不到40萬。
當然,農機廠不光有債務,也有債權。
外面欠它也有70多萬。
回去的路上,龔玉梅直搖頭:“窟窿有點大啊!”
對農機廠這種規模的中小企業來說,一二十萬就已經算大窟窿了。
這家伙都已經好幾十萬了,簡直是無底洞。
陳凡卻笑笑:“還好,還好,我再跟謝師傅他們商量商量。”
第二天,陳凡拿著資料跟謝軍他們幾個工人商議一番。
謝軍說:“您接手就得先給工人補發3個月的工資,小30萬呢,太虧了。”
另一個工人說:“還有其它那些窟窿呢,都得你來填,太坑人了!”
陳凡點點頭:“那大家說說看,咱們農機廠還有什么有價值的東西?”
“就那幾個破車床唄。”
“幾輛車,龍門吊……”
“破銅爛鐵……”
“對了,咱廠的技術工人難道不算值錢的東西嗎?”
“人怎么能算呢?”
“人怎么不算啊?培養一個數量的車工沒個兩三年能行啊?那不也是投入嗎?”
陳凡豎起大拇指:“說得沒錯!人就是最大的資產!”
其實還有一樣價值不菲的東西大家都忽略了。
那就是地皮。
當下,雖然已經有商業地產了。
但大家還是沒有地產的概念。
農機廠這塊兒地皮,當下沒法估算,20年后至少也能值七八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