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處嘛,至少有三個。”
“嗯,您說說看。”
“第一,增加收入,減輕企業負擔。現在只有大秋一個人在編撰電話號碼簿,對企業對個人都是個負擔。增加收入后,就可以增加人手,提升工作效率。”
“嗯,有道理。”
“第二,增加你們的電信業務收入。”
“這個我明白,信息溝通越流暢,我們的電信業務越好。”
“第三嘛……”陳凡壓低聲音,“還可以當做企業的一個小金庫嘛……”
“哈哈!有道理。”
得到郵電局領導首肯后,陳凡就開始著手成立“藍都廣告有限公司”了。
先跟李克斌、大海談了談。
大海尤其興奮:“好啊!咱們廣告公司的廣告詞我都想好了。”
“說說看?”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藍都廣告與你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哈哈,不錯。”
正好郵電局去年才建好的郵電大廈還有幾間閑置的辦公室,藍都廣告有限公司就在郵電大廈掛牌了。
陳凡任總裁,戴希秋任總經理、客戶總監,李克斌任美術總監,李海兒任創意總監。
廣告公司剛成立,陳凡就開始利益輸出了。
電話號碼簿基本都是各個企業買走的。
因為這會兒家庭有電話的極少,人們用電話大多是在單位。
一本30多塊錢,在當下并不是一個小數目。
可郵電局也并不賺錢。
因為發行量太低,很多單位都是一本電話號碼簿用上好幾年。
可實際上只有工商稅務銀行公安醫院等等這些事業機關單位的電話號碼千年不變,其它的企業工廠公司的,每年都會有增減,都會有巨大變化。
“要想多發行,就得把價格降下來。”
“嗯,您說得對。您覺得多少錢合適?”
“10元一本。”
戴希秋嚇了一跳,把腦袋搖的像撥浪鼓一樣:“這可不行,這不得賠死嗎?”
李克斌也說:“是啊,就算有廣告收入貼補,也不可能這么快嘛。”
陳凡是打算先賠個一兩年的,干企業就得先投入再賺錢嘛。
陳凡看看大海:“大海你說呢?”
大海晃了晃腦袋:“我嚼著……降價太多了,他們會不會覺得咱們的電話號碼簿質量變差了?”
雖然陳凡有一票否決權,但既然三個人都反對,他也不好再堅持了。
“好吧,那就稍微降點。”
“嗯,要不20塊錢一本吧。”
“我覺得行。”
“我也覺得不算貴。”
電話號碼簿的價格定下來了,就開始定客戶了。
陳凡名下的企業自然優先考慮。
藍都藥業、藍都藥店、瓶蓋兒廠、農機廠這些都可以放到電話號碼簿里。
如果想免費的話,就只放一條電話號碼。
想更詳細點就得交廣告費。
“先上封面,你們覺得這四家企業先給誰上?”
戴希秋、李克斌、大海他們幾個人七嘴八舌。
大海說:“那當然是先上藥店了,藥店名氣大啊。”
“可越是名氣大越用不著啊。”
“我覺得使用電話號碼簿的一般都是企業,他們更想查閱的信息也是上下游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