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凡跟著杜黎一起跨過門檻走進去。
進門對面就能看到一個照壁,上面是幾只仙鶴飛舞的圖案。
右手邊是一小塊兒空地,地上鋪著青磚,只在墻角種著一棵鬼爪槐,空地的面積大概能停放兩輛小車。
左手邊是月亮門,隱約能看到里面有個頭發花白的人在清掃院落。
杜黎和陳凡輕手輕腳穿過月亮門,那個頭發花白的男子立刻直起腰點點頭:“來了,你們。”
杜黎抱拳:“徐爺好!”
這位徐爺五十來歲,身形略瘦削,身上穿著對襟兒衣服,腳上穿著千層底布鞋,整個人顯得干凈利落。
杜黎指著陳凡介紹說:“這位就是陳老板!”
徐爺點點頭:“真年輕啊。”
“還好!還好!”陳凡向徐爺鞠躬。
徐爺挺直了腰桿兒,抬手指了指:“這就是外院。”
這外院也可以算作第一進了。
因為所謂的三進四合院完全可以用院子來說明。
三進就是三個院子,兩個外院一個內院。
其它的兩進、四進、五進都可以以此類推。
這外院面積也不大,也就五六個車位的樣子。
外院的正中就是二門了,穿過二門應該就是內院。
徐爺指著門旁的一排房子:“你們看,這里是三間屋子,中間的略大,有十二三平米,兩邊的也有十平米左右。”
陳凡點頭:“嗯,這叫倒座房,舊社會專門給家丁傭人住的。”
徐爺有些驚喜地看著陳凡:“年輕人懂得不少啊。”
陳凡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都是在網上搜的……”
三人穿過二門又向內院走去。
內院很大,估計能有200平米,正中間有一顆大棗樹,正對著的是正房,左右兩邊是東西廂房。
每趟房都是三間,正房兩邊還有兩個耳房。
徐爺朝正房一指:“走!進屋坐會兒。”
陳凡、杜黎跟著徐爺向里面走去了,一直走進正房最中間的大屋子。
屋子里空空蕩蕩,只在當央地上擺著個茶幾和三個折疊小凳,地上放著茶壺茶碗。
一看這情形就是徐爺特地搬過來的。
真是個講究人吶。
陳凡對首都的原住民印象特別好。
感覺他們都大大咧咧的,不太算計,對人也特有禮貌,特別講禮數。稱呼對方都用您,對待長輩也恭敬有加。一個家庭中最年長的,他們都稱之為“老尖兒”。
尖兒在東北人口音中就是撲克牌A的意思,南方人稱呼老A就是最牛的。
當然,他這個老尖兒可能是老家兒的發音。
就像大柵欄發音大石蠟一樣。
坐下來喝著茶,徐爺對這個四合院如數家珍吹噓了一番。
反正這個四合院是徐爺的爺爺的爺爺盤下來的。
徐爺七八歲的時候還在這里住過。
解放后就被收走了。
“幸好是工商所辦公用,不然就作踐了。東邊那里也有個四合院,也是三進的,住了十來戶人,你看現在成什么樣子了。”
杜黎點頭:“也是眼下政策好,您才收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