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國營鐵飯碗,旱澇保豐收。他們當然不賣力了。”
“確實比較惰怠,招手都不帶停的,天一擦黑他們就沒影了。”
“光惰怠也還好,他們還吃里扒外。一大早出去,直接把油賣給個體運輸戶了,然后跑個地方趴一天,再回來報銷各種費用。我們公交公司現在有40輛出租車,沒有一臺賺錢的,平均每臺每個月虧損2000元。當然,對您這樣的大老板來說,一個月虧損2000元不算個事兒。”
“沒,沒那么夸張。你可以從運行里程上控制他們啊?就像各個單位的車隊。”
“出租車不一樣啊,里程都比較短小密集,很難做到有效控制。”
陳凡突然想起來了,這會兒的出租車都沒有計價器,都是靠出租車司機大概估算路程收錢。所以,想要準確掌握出租車司機每日的營運情況確實比較困難。
孟總說著說著有些激動了:“市里邊也一直不滿意。咱們市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要想徹底解決打車難,起碼得有400輛出租車。可40輛就這個奶奶樣,400輛不更要命了嗎?”
“是啊。”
“最近這段時間,市里邊有點著急了,甚至打算向個人發放出租車營運執照。”
“使不得啊!”陳凡忍不住喊,神情都有些失態了。
孟總卻毫不在意,一拍扶手:“沒錯!我也覺得使不得!”
陳凡這才冷靜下來,連忙問:“孟總您為什么這么想呢?”
“前車之鑒啊!近的就說光明市場吧。兩三萬一個店鋪,還不到一年功夫就炒到五六萬了。”
“呵呵,”陳凡有些尷尬。
“遠點的就說西柳市場,當年五千塊錢一個柜臺,現在也五六萬了。”
“呵呵……”
“不是說我們要與民爭利,關鍵這種懶政會制造一大批懶人、投機分子。錢都讓那些來回倒騰的人賺走了,真正干活兒的人沒錢可賺。”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這出租車營運執照要是賣給個人,幾年后價格漲起來了,他們就躺在家里吃租金了。”
“未來幾年,出租車行業會有大發展,要是我們發放個體出租車營運執照的話,將來說不定能漲到10萬塊錢一張!”
陳凡不由得豎起大拇指。
哪個時代都一樣,都有先知先覺的人。
陳凡要是沒有BUG,根本沒法跟他們比。
但孟總這樣,在單位不一定太受歡迎。
反正陳凡上一世壓根兒都沒聽說過他。
像這種有遠見卓識的人很多都被時代大潮淹沒了。
聰明點的會像汪建林這樣,想方設法把公家的東西揣進自己腰包,最后搖身一變成為風云人物。
笨點的就跟上面頂牛,甚至可能迎來牢獄之災。
其實,剛一聽孟總說出租車的事兒,陳凡就動心了。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
這一世他愿意動用最大的財力改善出租車司機的境遇。既不能讓早期的出租車司機撐死,也不要讓后來的出租車司機累死。
想做到這點不難,首先得阻止出租車營運執照向個人發放。只要向個人發放了出租車營運執照,就難以阻止投機分子的誕生。哪怕阻止交易都不頂事兒。因為投機分子可以雇人替自己干。
這樣就造成雙輸局面了。
出租車司機累死累活不賺錢,乘客也沒得到最大的實惠。
其次要阻止出租車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
出租車行業,早期是出租司機賺錢,中期是出租公司賺錢,后期是誰都沒錢賺。
陳凡要想憑一己之力改變歷史潮流,簡直就是在螳臂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