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局長也說:“秦書記說得對。而且你做了這件大好事,我們也不會忘了你。這兩年的城建、土石方項目都會優先考慮你。”
陳凡笑了:“城建土石方項目就算了,咱手底下沒有能人,干不了,其它的……”
石局長看看秦書記,秦書記點點頭:“其它想法你盡管說。”
“聽說老電影院和老百貨你們打算拆了?”
“是啊,那一片兒有好幾家公司都感興趣。你要是有興趣的話,就優先給你。”
“不,不,我的意思我只要那兩棟樓。”
“你,你不想開發?那不賠死嗎?”
“嘿嘿,木法子……”
老電影院和老百貨公司并不是全市最古老、最高大的建筑。
它們的房齡也就五十多年,是日偽時期建造的。
但它們是80年代以前的青少年們接觸最頻繁的場所。
在缺少娛樂的年代里,走進老電影院看一場電影,嗑一嗑瓜子,那就是最大的娛樂了。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走進老百貨看一看琳瑯滿目的商品,也能滿足饑渴的心靈。
所以,它的功能是承載難忘時光,留下美好記憶。
再說,老電影院和老百貨都相當結實。
他們都是用大青石建造的,算不上巍峨,但也絕對挺拔牢固,別說五六十年了,再過100年也問題不大。
當然,用這兩棟建筑賺錢是不太可能的。
老電影院有四層樓那么高,只有400多個座位。
陳凡他們那會兒全年級開會都坐不下。
周邊環境又比較閉塞擁堵。
1985年,人民路那邊又修建了一個新劇場,年輕人看電影、看歌舞什么的,基本都到那里去了。
這邊也就漸漸荒廢下來了。
而且這種建筑也沒法改造,不可能讓它去干別的。
老百貨那邊稍微好點,起碼還可以出租柜臺給買服裝鞋帽的個體戶,不過因為建筑布局的關系,恐怕也賺不回多少錢。
石局長是當地人,按理說能理解陳凡的心情。
但就像當下絕大多數心浮氣躁的人一樣,他缺少這方面的心思。
秦書記身為外地人,卻多少能理解一點。
“石局,小陳和別的老板不一樣,他買這兩棟建筑不是為了賺錢,是想留點念想。是吧?小陳。”
石局恍然大悟:“也是,我們小時候都經常逛這兩個地方,要是一下子沒了,還真有點空落落的。”
“嗯,這事兒咱們得支持小陳。”
“呵呵,謝謝!燃氣公司我也會盡快組建,年底前就開始鋪設管道!”
“太謝謝了!”石局和秦書記都忍不住一起伸出手。
如果不是秦書記親自出面,陳凡真不想攬這燙手山芋。
天然氣公司雖然不像水電、供暖那么容易招人罵,但責任重大啊。
出點兒事兒就是大事故。
一定得委托一個辦事沉穩、有擔當的人來管理。
最合適的人選陳凡其實有。
比如像李勇,憑他沉穩負責任的勁頭,足以擔此重任。
可李勇是個迂腐、固執的人,很難說服他辭掉自己油港的工作。
其他還有誰合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