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姑在寢殿見到了翻著醫書的胤礽,那小包子臉白里透紅,一雙水杏眼波光粼粼,別提多精神,多可愛了。
饒是見慣了孩子的蘇麻喇姑,都不由多留了一刻與胤礽說話。
等時候不早了,蘇麻喇姑這才起身離開,看著胤礽手邊的醫書,笑吟吟道
“太子爺天資聰慧,小小年紀便翻閱醫書古籍,天生就有一顆仁心呀。”
胤礽挺起小胸膛,義正言辭道
“那當然保成知道烏庫媽媽身子不好,遲早有一天,保成會讓烏庫媽媽健健康康噠”
蘇麻喇姑沒有打擊幼童的自信,順著胤礽的話說道
“那奴才這就回稟格格,格格打今兒起,就擎等著太子爺您盡孝了”
“好耶”
胤礽握著小拳頭,重重點頭,逗的蘇麻喇姑忍俊不禁。
等回了慈寧宮,蘇麻喇姑將這事兒告訴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瞬間都覺得身子輕了一半,笑著歪在大迎枕上說
“保成啊,人不大志向大,皇上也不管管他。”
蘇麻喇姑也笑道
“太子爺這是滿心滿眼惦記您呢,皇上如何管,這可是好事兒”
“是好事,是好事,只是我這身子哎,只恐等不來保成盡孝了。”
太皇太后今年已經一甲子又四,已經可以算得上是長壽了,她一想到太子那么大點兒就說學醫讓自己好起來,心就如刀割一樣。
她多么想要享受孫輩的孝敬,可是這身子骨實在不爭氣啊
胤礽并不知道自己的話對太皇太后的影響有多大,只是他若說之言非虛。
按照他的記憶,烏庫媽媽的壽數還有漫長的十年,但是這十年,因為心疾,烏庫媽媽過的并不好。
不能勞心傷神,不能多走兩步,不能過飲食。
胤礽印象最深的,是他幼時去慈寧宮請安離開后,烏庫媽媽遠遠的目送著他離開。
他回過頭,重重宮闕,陰影層疊,烏庫媽媽就那樣孤孤單單的坐在那里,因為他的回頭,眼中泄出一抹驚喜。
隨后,揮手催促他離開。
殿門闔上,一個本該在草原自由飄揚的靈魂,便又被深宮鎖住。
胤礽的小白手無意識的覆在了書上,暗暗下定決心。
等他可以熟練“煉制”丹藥,一定要給烏庫媽媽自個健健康康的身子
胤礽的雄心壯志無人知,一晃又是半月,這半月的時間,雪一直沒有停。
因此胤礽早就惦記的菖蒲露也沒有了蹤影。
而這些都是小事。
胤礽站在窗邊,看著又暗又亮的天空,雪花無盡的飛舞,落下,哪怕有勤勞的宮人一直掃雪,可不過須臾,便又落下一層。
屋內的地龍已經沒有燒了,明滅的炭盆依稀可辨。
這么大的雪,宮中尚且不易,那民間又會如何
早朝時分,梁九功高聲宣布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啟奏皇上,京中大雪半月不止,民房坍塌,牲畜凍死凍傷不計其數,百姓飽受雪災之苦,臣請皇上降旨賑災。”
“準,戶部牽頭,賑濟災民,每日于城門施粥,凡有心重建家園者,可給予襄助,不可讓百姓淪為流民。”
“臣等遵旨”
“啟奏皇上,現下百姓之中除開果腹之物,避風之所外,還需救命之藥
日前,因為寒潮而染上風寒的百姓已經數千人,京中藥鋪早已關門歇業,仍有不少百姓苦苦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