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水泥作坊便開始忙碌的如火如荼起來。
而水泥作坊的第一位客人,不是別人,就是康熙。
或者說,是康熙背后的朝廷。
工部尚書在不久之后提出官道年久失修,請求康熙準許修建之時,康熙第一次沒有推諉就應下了。
而康熙唯一的要求就是,用胤礽水泥作坊產出的水泥。
工部尚書那日在納蘭府外便因為急事不得不請辭,是以并沒有親眼見到水泥的神奇,這會兒對于康熙的要求那叫一個反抗激烈。
要是水泥都是明珠拿出來的那種成色,那官道是修個笑話嗎
康熙對于工部尚書的抗議不以為意,甚至胤礽早早就預料到了這事,康熙直接一句話堵住了工部尚書的嘴
“太子愿意免費十丈道路的水泥,讓工部用好再來。”
工部尚書登時住了口,一時間有些將信將疑。
畢竟,若不是實在自信,太子爺也不會白給那么多水泥。
太子爺是知道他們一但用過,就是一定舍不得水泥
想到這里,工部尚書不由吸了一口涼氣。
這得是何等的魄力和自信啊
工部尚書將腦中疑慮壓下,按照康熙的吩咐去水泥作坊提了水泥。
而得知這事后,蘇新直接跟著工部尚書走了
“太子爺說了,工部的大人們可能不會使水泥,讓我隨諸位走一趟。”
“都尉大人請”
工部尚書看著這位年輕的有些過分的輕車都尉,有些牙疼。
誰能想到,皇上不過是去了一趟水泥作坊,竟然就封了一個正三品的輕車都尉呢
簡直離譜
但是,等數日后,親眼看到水泥路的工部尚書差點汪的一聲哭出來。
皇上這個輕車都尉封的好,封的妙,封的頂呱呱啊
這十丈的水泥路一眼就能看到頭,可是工部尚書卻始終不厭其煩的在上面走來走去,跳來跳去。
“嘿,都尉大人,這水泥路也忒解釋了這一馬車的石頭怎么也有十幾石了,這會兒已經過去十輛馬車了它竟然一點兒印子都沒有”
也不怪工部尚書如此震驚,天知道那水泥被蘇新調配出來后有多么柔軟,就像是真正的水做的泥一樣。
當時工部尚書心里直打鼓,每天腦子想的就是怎么把這位被太子爺一手捧起來的輕車都尉送回水泥作坊,別給自個在這兒添亂。
結果,不過數日,這段水泥路徹底干透了,簡直堅硬的便是吃重最多的馬車都不會撼動它一分一毫
要知道,以前的官道多以青磚鋪就,馬車一重,來來回回就會將青磚壓的松動。
如此日積月累下來,官道可不就難以繼續維持了
這修路又是一筆費用,可是朝廷年年窮,只能補,補啊補,補的有些偏遠地區的官道簡直無法入眼。
而這樣的官道平時還能勉強走走,可是等到打仗之時,有的是頭疼的時候。
要不怎么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呢
糧草不行,路上遇到路況差的地方不得停下修路
兵馬可以繞,糧草能繞嗎
一條十丈的水泥路,讓工部尚書如同看到了以后那堅若磐石,無法被撼動的天路。
“訂多多的訂水泥作坊的水泥我工部全訂了”
這是工部尚書在得知水泥售價后所做的決定。
這一回修路,戶部還是按照往日修路時所需的銀子批下的,青磚昂貴,故而逢修路就是一筆大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