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隨后看向了戶部尚書,戶部尚書立刻站了出來
“奴才以為,只需免去直隸省今年之口賦,減免田租,開常平倉即可。”
而這里頭的大頭就是口賦,口賦也叫人頭稅,它是大清的稅收主體,占據普通百姓勞碌一整年的大部分收入。
也是最為繁重卻無法避免的賦稅。
而戶部尚書這話一出,朝上直接炸開了鍋
“大人這話莫不是要逼死那些百姓常平倉春借秋還,如何如何使得”
“君不見大旱之后,土地三年無收,竟在此大放厥詞可悲我大清之官員不能察百姓之苦,可嘆而今被奸人當道”
“倘若不行賑災,直隸省與京城相接,莫不是要逼著百姓來京屆時皇城不穩,也不知你安的什么心”
戶部尚書被噴的狗血淋頭,康熙適時的以拳抵唇,輕咳一聲
“咳,諸位愛卿不妨聽戶部尚書把話說完。”
戶部尚書終于明白皇上為什么不自個先開口了,這會兒幽幽的看了康熙一眼,這才慢吞吞道
“本官此前曾與皇上一道去了一趟太子爺的莊子”
戶部尚書只拋出了一個太子爺,朝堂之上立刻就變得靜悄悄,就連方才還有些嘀嘀咕咕,竊竊私語的聲音也不見了。
戶部尚書只在心中感嘆道
太子爺的名頭還真好用
“而在太子爺的莊子上,本官看到了畝產超過往年三倍的糧食此乃本官親眼看著佃戶割麥,稱重而來
此前,那位陳男爵也是因獻良種有功,特被吾皇賜下爵位。而陳男的良種在瘦田之上亦能增產一半有余。”
“原來是這樣,難怪那位陳男爵只聞其名,不見其人,一問便聽他去了京郊。”
“若是有這樣的良種,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極好極好,有此良種,百姓將再無荒年”
戶部尚書等眾臣議論夠了,這才又開口道
“諸位以為這便完了良種再好,也會收地力所限,本官翻閱魚鱗圖冊,發現京郊附近土地大多由肥變瘦,由瘦變沙,地力才是最重要的”
“聽大人這話,莫不是有了法子”
“也是,那良種在瘦田上也只增產了一半,即便是肥田,又如何會一下子翻了三倍”
“這可是三倍啊算下來約莫一畝地六石上下不敢想,不敢想”
“有什么不敢想的”
戶部尚書負手站在原地,眼睛神氣活現,氣定神閑
“太子爺特意研制出的專給土地吃的蘊土丹,不過一瞬之間,便可使得瘦田變成千里沃野
若其上耕植,足方抬而種生根,不過一瞬之間,自成一方綠茵。”
戶部尚書想起當初陳生的描述,只恨自己當時沒有在現場,沒有親自感受感受那推著農具耕種完一畝地后,一回身便發現身后麥苗已吐了青的奇跡一幕。
“蘊土丹制作繁瑣,且太子一人之力有限,故而朕欲先以蘊土丹賑災,爾等意下如何”
康熙這才開口說了自己的安排,眾臣們雖然對于戶部尚書的話覺得有些過于神乎其神。
可是,一想起是誰做出來了,他們頓時便不再多言。
桃花樓中的種種,已經足以稱得上奇跡,現在再多一個奇跡也是無妨的。
隨著康熙下令,胤礽一早準備好的蘊土丹被一支裝備精良的禁軍押送至直隸省。
與此同時,胤礽將蕓娘送來的經營報告也收好放進了自己的小箱子里。
未卜先知,提前算計嗎
尋常人力或許永遠無法阻擋天災,但是
胤礽不由將手放在胸口,感受著那下面持續有力,嘭嘭直跳的力度,他輕聲道
“小系統,謝謝你。”
“不客氣啦宿主人家也是因為宿主才能留下噠對啦對啦,債務都已經清掉了,宿主快康康商城可以買買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