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爺仗著自個看了便透漏后文,妾身后頭還看個什么趣兒”
戶部尚書“”
他可真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了
隨后,戶部尚書就看到自己的夫人繼續看了起來,情到深處,也不知共情了什么,一臉激動的說道
“太子爺當真是慧眼識珠啊幸虧有了太子爺,柳一眼才能大展才華,我就知道,小小年紀便不凡的柳一眼哪怕身陷囫圇,遲早也會扶搖直上
不過,太子爺當真是好魄力桃花樓,水泥,玻璃,羊毛衫,一樣一樣的要是咱們的孩子能有太子爺萬分之一就好了”
“太子爺那是龍子鳳孫,咱們誰能學的來只太子爺那水泥,工部都愛的跟什么似的”
羨慕這個詞,戶部尚書已經說累了。
而接下來,戶部尚書經歷了上朝時皇上炫兒子,上值時工部尚書吹太子爺,然后就連回家也開始聽自家夫人夸起了太子爺
“妾身從沒有想到,原來那小小的羊毛衫,咱們穿圖個新鮮,可是那卻是真真正正的救命之物啊”
戶部尚書聽了這話,倒是有些奇怪
“夫人這話,又從何而來”
尚書夫人將吃著的點心放回盤子,凈了手,才取出來一本話本子
“爺瞧瞧這本貓眼看京華,不看妾身還不知道,原來這短短兩年間,咱們的生活改變這么大呢”
貓眼看京華并不如曹寅寫的那般人物出彩,活靈活現,可是卻從頭到尾透著一種樸實無華卻引人入勝的味道。
筆者應是一位在京城定居的普通人,其以一只剛出生的貓崽之眼,以辛辣老練的筆力,向讀者娓娓道出了京城近些年的發展。
京城之中,東貴西富,南貧北賤,在平民百姓所居住的城南一座破舊的宅子里,一只流浪的母貓生了一只貓崽兒。
許是因為獨生貓的緣故,母貓護得頗緊,直到一個月后的寒潮來臨。
人都有被破椽爛瓦壓死,被極寒天氣凍死的,何況是一只貓兒呢
母貓用自己的血,化成奶,每日一頓不落的喂著小貓,它自己餓了,則吃腐葉,吃泥土,渴了就吃幾口雪。
作為一只貓,它活的異常艱難。
而貓崽兒也每日都因為吃不飽哀哀的叫著,直到數日之后,突然附近那些倒塌的房屋開始重建起來;病重的人們突然好了起來;原本的冰鍋冷灶開始熱了起來。
瘦骨嶙嶙的母貓終于吃到了食物,饑餓難耐的貓崽兒也終于得以填飽了肚子。
而后
流浪的母子二貓在一次偷偷覓食時,不幸被抓。
屋主是個瞎眼老太太,趁著二貓在廚房大吃大喝的時候直接關上了門,嚇得母貓帶著貓崽兒東躲西逃,縮在柜子下面瑟瑟發抖。
“篤篤”
是棍子敲擊地面的聲音,母貓不由自主的縮了縮身子,貓崽兒也將尾巴夾在兩股之間。
它記得,這個東西打貓可疼了。
“咪咪,是咪咪吧最近家里常有老鼠造次,要辛苦你們幫幫忙了。”
一只皺紋橫生的手將一碗食物推進了柜子。
接下來,二貓發現不管它們什么時候來,這家瞎眼老太太都為它們準備食物,慢慢的,它們也開始陪著瞎眼老太太在屋檐下曬太陽。
暖暖的冬陽下,瞎眼老太太臉上的每一條皺紋都沐浴在陽光下,帶著歲月靜好的寧靜。
一大一小兩只貓兒也揣著手手,迎著陽光慢吞吞的瞇起眼睛。
“吶,咪咪,你們知道伐,我家囡囡有了正經的活計,一個月好些銀子呢還是太子爺特設的桃花樓,尋常人都小瞧不得”
“咪咪啊,你們不知道,自打囡囡她爹賭錢被人打死后,這街頭巷尾不知道有多少人說我家囡囡嫁不出去,只能嫁個老鰥夫
嘿結果您猜怎么著昨個媒婆來替城西那家胭脂鋪子老板的兒子來說親了可惜啊,我家豆兒,那是個頂頂好的姑娘,就是不愿意嫁人”
一聲長長的嘆息,卻并未摻雜著多少愁緒。
畢竟,現在老太太吃的好,睡得香,姑娘還有出息,就算是嫁人若是和自己一樣所托非人呢
貓崽兒瞇著黃瑩瑩的眼睛,看到老太太昏昏欲睡,索性直接竄了上去,睡在老太太的腿上幫著取暖。
它不懂老太太說得種種,可是它知道,囡囡偶爾會帶回來幾條新鮮的小魚兒給它們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