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臣不知此事”
“一縣知縣的折子,過了你這位總督之手,遞到了朕的案頭,姚愛卿,姚啟圣你說說,你是失職,還是無能”
康熙一番疾言厲色,隨后直接看向梁九功
“去,讓姚總督將這折子,送歸原主”
梁九功將折子呈給姚啟圣,姚啟圣顫抖著手打開一看,便發現時間是當初城中掀起鼠疫之時。
立時,姚啟圣就明白這是有人趁著自己乍逢大疫,心中惶恐之時,擺了自己一道。
但,時間過去這么久,即便當時有什么蛛絲馬跡,也已經不可追。
姚啟圣低下頭,將折子翻到了最后,那折子上批了兩個字,前一個貶,被用朱筆叉去,而后一個斬,配合著朱筆那鮮紅滴血的質感,一種殺氣撲面而來
姚啟圣心知,當時皇上怕是已經對此人心生殺意,卻生生拖到了今日。
康熙冷冷道
“此人,為人,不義;為下,不尊;為臣,不敬,不斬不足以平朕之怒,但朕以為,一個小小知縣,怕是沒有這個膽量,所以姚愛卿”
“臣明白臣定將其背后之人揪出來”
姚啟圣義正言辭的說著,康熙這才和緩了語氣
“好了,姚愛卿年紀大了,不要總是跪來跪去,快快起身吧。”
姚啟圣因為康熙的一句關懷,心中一暖,頓時感激涕零,老淚縱橫,直接來了一個深刻的自我檢討。
胤礽。
這件事與孤有關,又無關的樣子。
而最終,這件事以康熙的安慰,姚啟圣的感動,終于畫上了句號。
等姚啟圣離開,胤礽這才疑惑的看向康熙
“汗阿瑪,那位知縣折子上寫了什么呀不會是說保成壞話吧”
康熙笑著揉了揉胤礽的腦袋
“寫了什么不重要,汗阿瑪來給你出氣了。”
胤礽好的,就是說自己壞話了
“可是這樣會不會有礙汗阿瑪聲名”
胤礽猶猶豫豫的看著康熙
“要是被人曲解為汗阿瑪是個暴君什么的,那就不好了。”
康熙聽了這話,哈哈一笑,沖著胤礽神秘的眨了眨眼
“保成以為,水青書局是吃干飯的嗎現在曹寅已經在給保成寫一部太子游閩傳了,等這本書上市,那知縣的罪行公之于眾,莫說是斬首,就是誅九族都有的是百姓拍手稱快”
保成這一路都做的什么事
治鼠疫,除癭病,平琉球,開海禁,這一樣一樣單獨拿出來,那都是可以名留青史的不世之功
豈是一個大逆不道的臣子可以隨意詬病的
“況且,這已經是朕寬宏過了的,朕若不是擔心傷了保成的聲名,定要誅其九族”
康熙第一次露出了屬于帝王的威嚴,不怒而威,不外如是。
而這折子,康熙之所以一直留中不發的原因,就是一個小小知縣都敢有這等不敬之詞,那么身處閩地的保成又豈安否
康熙抱著這樣的想法,在京中度過了漫長的年節,才挨到見到兒子的那一瞬間。
這會兒,康熙看著坐在自己手邊,認真聽著自己說話,時而皺眉思考的胤礽,只覺得自己前面的所有思念與辛苦,都值了。
康熙句句之中,所有的顧忌只有胤礽。
此時的康熙,遠非數十年后那位積威深厚,深不可測的帝王,他的朝堂不安穩,他的江山不安穩,他處處受挫,裹足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