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一路走著,看著沿途的年輕人多了起來,興致勃勃的和康熙說著。
康熙自然清楚的明白年輕的勞動力對于一地發展的重要性,不由贊賞的看了胤礽一眼
“那真是一件好事,不過若非是保成在后頭撐著,讓不少人看到了希望,恐怕也不會有現在這一幕吧。”
胤礽笑了笑,卻搖了搖頭
“汗阿瑪,海禁之事,當初雖是迫不得已,可苛政之下,百姓為了謀生,不得不背井離鄉。可是,哪里有人愿意背井離鄉的呢保成如今,不過是將之撥回正軌罷了。”
“撥回,正軌”
康熙咀嚼了一下這個詞,面露深思。
胤礽帶著康熙來到了水泥制造廠中,蘇新不是第一次見到康熙,再加上如今在當地練出來的膽量,勉強做到了處變不驚
“臣,蘇新,叩見皇上,太子爺”
康熙叫了起,蘇新一個趔趄,差點栽倒。
胤礽連忙撐了一把,蘇新這才沒有臉著地,隨后沖著胤礽哭喪著臉道
“太子爺,臣,臣腳麻了。”
胤礽“”
咋地,還要他來一個公主抱
蘇新當然不知道胤礽的腦回路,只是掩袖跟在胤礽和康熙的身后。
皇上親自駕臨,別說他是腳麻,就是病重在床,都要親自一見的。
更何況如今的他還好端端的,自然得隨侍在側。
至于掩袖,實在是他無臉見人啊
康熙見狀,只是眼中泄出了一絲笑意,隨后與胤礽,蘇新在水泥制造廠中參觀了一圈。
“這種破碎作業粉塵大,務必叮囑工人們帶好面巾,待孤忙過這一遭,煉些清肺丹出來。”
胤礽這話一出,蘇新頓時喜出望外,大概是曾經的民間出身,讓蘇新對于這些弱勢的工人群體總是抱有憐惜。
從此前的蘇新不愿意兩地同工異酬便可看出一一。
“太子爺真真是體察民情您是不知道,這些日子,有些工人們總是會咳嗽兩聲,廠里的廠醫瞧過后也沒有發現什么問題,臣早就發愁起這事兒了”
賺錢是好事兒,可是要是讓賺了銀子的百姓用銀子換命,那可不好了。
一路參觀下來,康熙看著工人們那副賣力的模樣,對于蘇新也愈發滿意了。
里頭作業聲音大,他們又是隔著窗戶看進去的,是以要是有人偷懶,那是一看一個準。
可是,一個偷懶的都沒有。
是的,一個都沒有。
這會兒那些工人們那叫一個賣力,恨不得使出吃奶的力氣,干勁兒十足
“蘇都尉果真是御下有方,如今大清的水泥大半皆是出自你們的水泥制造廠,假以時日必成一番氣候”
蘇新傻乎乎的放下袖子,看了胤礽一眼,老老實實道
“都是太子爺指揮有方”
康熙見多了官場爾虞我詐,你爭我奪,這會兒看著一眼就能看到底的蘇新,不由失笑搖頭
“保成啊,你手下的人,別的不說,這人品德行,都遠勝旁人啊”
康熙這話一出,胤礽不由驕傲的挺了挺胸膛
“那是”
蘇新不知何時放下了袖子,臉上也露出了與有榮焉的笑容。
走出了水泥制造廠,父子一人轉頭去了船廠,徐壽昨日沒有喝酒,今日正精神奕奕的工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