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維持著這樣佛系的心態,直到了第二日上朝。
噶爾丹之事已經成為朝堂之上的疑難雜癥,眾臣們已經自覺的知道今日要議什么事兒了。
兵部尚書率先站了出來
“啟稟皇上,微臣以為噶爾丹此人之狼子野心,必不可輕乎,若是諸位同僚所擔憂的以逸待勞之事,或許我們可以求助太子爺。”
康熙本想要直接宣布喜提新武器的消息,可是聽了兵部尚書提及自己,不由挑了挑眉頭
“哦,兵部尚書這話是何意思”
兵部尚書聽到康熙的聲音后,抬起眼,悄咪咪的看了康熙一眼,隨后低下頭,聲音沒來由的透著,一股子心虛
“這不是臣聽兒子說過,皇上昔日在五臺山之時,足足批了數日的公文,不眠不休也屹立不倒嗎
尋常人應當不會有這樣強大的毅力以及身體素養,臣以為,應當是太子爺之丹藥神奇的緣故,不若讓太子爺準備些您當初使用的丹藥”
兵部尚書慢吞吞的說著,他一邊說,還一邊觀察著康熙的臉色。
兵部尚書的兒子正在御前侍衛中做事,正巧那時候那是由他值守康熙之安全。
而年輕人好奇心中,他對那數日康熙書房內一直長明不息的燭火覺得神奇之余,更欽佩皇上這職業的辛苦,這才在家中無意吐槽了一句。
可卻不想,兵部尚書對于這事上了心。
康熙聽到這里,也是不由一陣沉默,他不由回想起了當初在五臺山上保成那百年黃精的功效,臉色意義是奇奇怪怪,青了又紅,紅了又紫,就像是打翻了顏料鋪一樣。
也幸虧他坐的高,所以才沒有人看到。
即使如此,康熙也是不由自主的抹了一把臉,幽幽的看了工部尚書一眼。
本來他還想要將保成研制出來的這兩樣新式武器,和眾人分享一下喜悅,可是如今看來還是讓他們繼續吵著鬧著去吧
“那枚丹藥呢,是保成用特殊材質的藥材煉制出來的,普天之下只此一枚,已經被朕用了,爾等便不必在打他的主意了。
如今,噶爾丹之勢不容小覷,且朕意已決,大軍立刻調遣至日駐地,務必要將其擒獲,讓他就屠殺我大清子民之事,認罪伏法”
古有出師之名,意思便是要率軍攻打,也要師出有名。
而康熙這話一出,全臣直接傻眼,兵部尚書這會兒也是不由自主的皺了皺眉。
即便他是主站派,可是如皇上這樣沒頭沒腦的直接下令攻打,是不是有些太過草率倉促了
誠然,如今大清的國力今非昔比,可是要與噶爾丹一直焦灼對戰,豈不是又要回到了數年以前緊巴巴的日子
戶部尚書也心疼國庫里的銀子,連忙開口說
“皇上,此時萬不可操之過急啊如今國庫雖然略有盈余,可近些年天災不斷,不管是賑災還是撫民,都仍需要大筆的銀錢,若是貿然出擊,贏了還好說,若是若是萬一”
戶部尚書說到最后,聲音越來越小。
雖然他很自信自己的國家強大,可是戰場之上,戰機轉瞬即逝且形勢千變萬化,若是真有一個萬一,可又該如何是好呢
“不存在萬一,不過爾等也不必太過于焦急,此時必要之時太子會出手的。”
康熙這話一出,群臣頓時默然,他們看著康熙那驕傲自得的模樣,眾人不由沉默
什么叫太子爺會出手皇上您難道忘了您才是一國之君嗎
可是所有人又都默契的沒有問出這個問題,不說冒不冒犯,以皇上對于兒子的炫耀程度,要是真有人問出這個問題,哪怕只怕皇上也會驕傲自豪的不得了,說什么有子如此,夫復何求之類的話。
這段時間眾臣對于炫兒狂魔的想法已經差不多都理解的透透徹徹的,這會兒是一個字,也不會多說的。
尤其是太子爺,別看太子爺雖然年紀小,偶爾也有一些出格的想法,比如那什么福建試點的女子權益法之類的,但歸根結底太子爺所辦的哪一件事不是對大清助益頗大的事兒
現如今,所有人都閉口不言,不是對于皇權的畏懼,還是如何,而是對于太子爺的信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