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勤務員那里打聽到高煜在二樓和老爺子一起用沙盤推演四渡赤水的經典戰例。
高煊、高靈甚至上一代的三個兄弟都在一旁參與。
舒敏就只好等著了,她總不能進去打斷吧。等晚一些把人叫去他奶奶那邊再說。
高煜推演到一半停下手,“爺爺,這怎么都是死路啊。哪怕開啟上帝視角知道國、軍各路人馬的動向,也很難跳得出包圍圈的。”
三萬人被四十萬人在那么小的圈子里圍追堵截,手里拿的是落后的武器又缺吃少穿的。而敵人天上有飛機,地上有大炮。
高煊點頭,他也是推演過無數回都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高戰清道“那么容易的話,怎么可能是主席一生的得意之作主席是何等樣人啊”
他說著興致勃勃給兒孫講起了主席軍事生涯的開端。
那是1917年,他老人家還只是湖南一師的學生。
當時三千多北洋潰兵來到長沙城外,城中完全沒有駐軍守護。
潰兵殺敵不行、擾民有余。
當時一師的校領導準備把全體師生疏散到城東避禍。大不了把學校留給潰兵糟蹋,保住師生的命要緊。
當時主席在對一師的400多名學生搞軍訓強身健體,他以前當過半年兵。
見此情狀他覺得不能丟下滿城百姓離開。
他去找校長,說服他同意自己組織這些學生護校。
然后用空城計唬得不知道深淺的潰兵沒敢輕易進城擾民。
他去聯系了附近警局的警察,得到了十幾條槍的支持。這是長沙城當時最大的武裝。
他一個學生娃是怎么說服那些舊警察跟著他對抗三千條槍保衛家園的,如今已經不得而知。
但有的人就是有這樣天生的領袖魅力和說服力。
然后,他組織了兩百名精壯學生冒充桂軍,對潰兵所在的山頭三面包圍、喊話。
用真槍和油筒子里炸鞭炮等方式讓潰兵相信城中真的有兩萬守軍。
然后他扮作毛副官帶著同為一師學生的蔡和森、蕭子升當隨從去和潰兵談判,用三寸不爛之舌讓他換上軍裝的學生軍繳了三千人的械。
最后一步,他利用當前的狀況去找長沙商會的商人們出錢,好讓這三千潰兵拿著遣送費各回各家。
商人們如果不肯出錢,時間長了,三千潰兵得知了長沙城的虛實,是幾百學生關不住的。
他們惱羞成怒之下進行搶掠商人的損失只會更大。
所以商人們最后都慷慨解囊,讓毛副官按人頭發大洋,盡早把人打發走了。
千年古城長沙因此避免了一場浩劫。老百姓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得到了保障,城中青年女性更是躲過一難。
高煊嘖嘖兩聲,“好厲害啊”
手無寸鐵卻能在亂世從三千攜槍潰兵手中保護住家園和一方百姓,真的是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高煜也點頭,這樣的才是人杰、大才啊
“爺爺,據我所知主席是沒有在軍事院校學習過的。”
當時中國已經有軍事院校了,譬如朱老總讀的云南講武堂。
“是啊,他就去舊軍隊當了半年兵。覺得那不是能救國的存在就退伍回家了,然后才去報考的湖南一師。不過這件事需要的更多是膽識、謀略,對人性的拿捏,而不是軍事理論。去法國勤工儉學他也沒參加。不過送湖南學生去法國的兩千大洋是他弄來的。他去找當時的名士章士釗老先生化的緣,還承諾革命成功了還人家。”
高靈笑,“那會兒才1918年吧,章老先生肯定沒當回事。”
高戰清笑,“當時肯定沒有當真。章老是個急公好義、仗義疏財的人。他自己的錢不夠,又出面募捐才籌集到的兩千大洋。不過后來他太仗義疏財了,搞得自己晚年窮困。60年代主席就以還錢的名義給他發了十年生活補助,一年兩千元。算是把當年的話兌現了。”
得知大兒媳婦在樓下等長孫,高戰清皺了皺眉頭。
想用女人把兒子拴在家里不去前線,在他看來簡直是婦人之見。
“算了,你去吧。她終歸是你母親,母親愛護兒子是天性。”
他們一家三口騎著自行車去公安部的大院。
舒敏就坐在兒子的后座,“孩子,媽媽難道會害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