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這種做法,不是在拉歷史的倒車么
而且,焉知他日程瀾不會靠自己成為她們得仰望的人物
他回信給徐懋寧,鼓勵他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因為長輩干涉他的交友,就絆手絆腳的。
不過,高煜也沒想到他送程瀾裙子的事竟然造成了這樣的連鎖反應。
徐懋寧信中還說了程瀾在批發市場批發東西運回鄉鎮零售的事。
當時約去塔子山公園燒烤,程瀾說有事。他就找林瑯打聽了一下。
這才知道原來她是真的有事。
高煜莞爾,她眼光還挺好嘛。
他在她們村里其實也感受到了物質的極大匱乏。
林景南那貨肯定也是如此。
但他們都沒想到要通過這個資源去賺錢。
他們連之前犧牲了不少戰友。有撫恤,但是如今眼見物價在上漲。這么漲下去那些撫恤肯定是不夠用的。
他是把自己的津貼按月寄給家里最困難的那幾個人的家屬了。
但如果他能找到一個源源不斷的財路,這就更好了。
程瀾這個法子不錯啊
北京有比成都更好、更豐富的資源。
但他那些戰友大多是云貴川的人。從北京往這些地方郵寄東西,豆腐都被運成了肉價錢。
那看來還是要落腳在成都。
他想了想,給林景南寫了一封信。讓他抽空去安排這件事。
如果能讓那些陣亡戰友的家屬在老家開個這樣的小賣部做零售,應該能解決部分生計。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嘛
高煜準備再給程瀾寫一封信,知會一聲自己用了她的這個主意。
為了答謝她,他準備托人在北京的重點初中多弄些內部的習題、試卷給她寄過去。
她現在有免費的漂亮衣裙穿,就這個最實惠和需要了吧
就在他還在搜集試卷和習題的時候,第二天程瀾的信到了。
她進一步問了志愿,還說了到了成都覺得見識淺薄、知識面窄的事。
但對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只字未提。
這要是徐懋寧不說,他還真不會知道信中口氣輕松的她遭遇了這些。
她從小到大顯然也是被她爺爺寵大的,到了軍區大院卻要受這樣的委屈
高煜想了想,又在校園的商業街買了一些北京的小吃,密封能儲放的那種一并給程瀾寄去。
等寄出去的時候,就直接成了一個包裹。
程瀾這會兒還不曉得有這樣一份來自遠方的禮物。
她正站在學校告示牌前,仗著高人一等的身高在初二年級的排名里找自己的名字。
她從120名,她上次的大概排名位置往前找。
她確信自己應該是進步了的。
目光一路往前,既希望名字出現,又希望能晚點出現。
找到了,沒多晚
她看了一下對應名次,80名。
這第一次的進步應該是最大的,后面越往后越難往上爬。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接下來就是訂正各科試卷,程瀾的心情一直不錯。
畢竟是明顯進步了啊老師也都給予了表揚。
數學和物理兩科進步最大。顯見得做習題有用
高中也是要月考的,林瑯的成績卻是小有下滑。
因為,她的精力都放到英語上了。
日常的英語學習和翻譯占據了她不少的精力。
回去的路上她就有些沉默,擔心母親阻撓自己繼續接翻譯的活兒。
林墨也有些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