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書道“我來縣城出差,順道來看看你們。”
程瀾向門衛道謝,推著自行車跟著一道往里走。
門衛摸摸下巴,程寧華這家伙家里還有這么拿得出手的親戚啊
聽剛才這一老一少說話,應該是他侄女。
瞧著還在讀書,高中生吧。也不知道有對象了沒有,怪好看的。
程寧華領著自家老爹和程瀾一起往里走。
“爹,您出什么差啊”
“哦,小賣部有事我來看看情況。”
“那您和瀾瀾晚上在我這里住么”再多一個人就更麻煩了。
不過有程瀾應該不至于才是。畢竟她已經今非昔比了。
估計她寧可去住旅館,也不會選擇去自己的筒子樓里和自己媳婦、閨女擠一張床。
支書道“不用,我們住楚家在縣城的房子。楚錦程和他妹去大城市了,正好有兩間空屋。”
哦,那就好
程瀾問道“寧華叔,你分的宿舍花了多少錢啊”
“內部福利價是800,不到30平。算是集資建房吧。將來如果退房子,錢也會退。物價在漲,沒準退得還能比800多。”
支書笑道“那你再買別處肯定也變貴了。”
程瀾道“有房產證么”
“沒有。”
那就是不能隨便流通的,只能本廠內部人接手。就前一個住戶退了房,下一個住戶再被分配進去住。
程瀾進去一看,跟秦柳阿姨之前準備買的那個大小、格局都差不多。
估計筒子樓都是這樣的,千篇一律。
那錦熙姑姑一家四口住的應該也是這種,也難怪她心里落差大了。
不過這種比勞動農場的住宿條件可就好多了。
林大伯可是在農場喂豬、種菜、挑糞什么都得干。
林爺爺那時候也過得很不好。
聽說還是秦家照顧他才得了個廚房打雜的活兒。從早干到晚,站一整天腳都是僵的,背也打不直。
小叔頭一次背著新收的五十斤大米搭便車去看了他們回來,跟爺爺說起的時候都落淚了。
所以,他很清楚父兄過得是什么樣的日子。
而林錦熙去看望過一次,正是過年期間。當時太冷了,就沒什么勞動。
她是在秦家看到的父兄。
“爹,瀾瀾,坐吧”
程寧華的招呼打斷了程瀾的思緒。
支書在小賣部給孫兒、孫女稱了些糖,這會兒正拿出來。
程瀾極力推薦他買的大白兔奶糖。
她在北京聽呂軍醫說的,如果暫時吃不起奶粉,可以吃這個奶糖。
吃七顆就相當于喝一杯奶了。
“謝謝爺爺”
程寧華的媳婦兒聽說公爹和程瀾已經吃過了。
只是過來看看他們,晚上也要回城里去住心頭一松。
不是她不愿意熱情待客,真沒多的地兒啊。
當下笑容都明媚了幾分,“爹,瀾瀾,喝水。”
程瀾背了個軍用水壺,“沒事兒,嬸子,我這里有水。”她現在基本每天出門都背著一壺水,大熱天的。
程寧華對兒女道“你們瀾瀾姐讀書可厲害了。而且腦子也聰明,小小年紀把生意做得很好。你們要好好向她學習”
程瀾摸摸鼻子。
她從小經常這么當別人家的孩子,其實挺招小孩子討厭的。
程寧華的女兒還跟程瀾問起程杳。
“哦,她蠻好的,九月要在成都上學了。”
程寧華媳婦問道“怎么辦進去的”這可是不容易啊。
支書淡淡地道“景南大嫂托的人,聽說每年還要多交200塊建校費呢。程昕正弓著背掙錢呢。”
做餐飲的,這三伏天是最最辛苦的了。
程瀾電話里聽程昕說她把新買的小電扇搬到做飯的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