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國慶開業的程楚批發市場生意可是相當的好啊。
程瀾昨天和今早都去看了看,一早一晚都不少人去買年貨呢。
“楚錦程說能有一千。買上一千斤豬肉按人頭分足夠了。這就還能剩下三百多元,零頭給會計和出納。另外三百元歸入公賬。不過具體他說還要問問你的意見。”
程瀾道“我有個建議,70歲以上的老人分雙份。”
農村的老人還能干活掙錢的往往比較說得上話,是一家子的大家長。
但喪失了勞動能力的大多就只能受制于兒子、兒媳了。
他們沒有退休金,也大多數沒有積蓄。
支書點頭,“尊老愛幼,可以的。”
村里分一千,那程瀾和楚錦程就能各得兩千。
按這幾個月的進貨量預估,賬上應該是留了大頭。
支書和程瀾一起走了一段,“你現在分東西么”
估計這會兒村里都傳遍了,程瀾帶了半拖拉機的年貨回來。
“嗯,現在就分。估計周圍鄰居還有老程家的人都在關注呢,我還是別吊人胃口了。”
“那我跟你去拿,省得你再讓人給我送過來了。”
“您老還是回去廣播里喊一聲,讓五保戶的孤兒、孤老還有上次送過我東西帶去成都的人都上我七伯家吧。按說我該一家一家送去的,但既然大家關注,那就干脆請他們上我七伯家來一趟。”
人家給過自己東西的,現在是還禮。不管是不是姓程的,她只禮尚往來。
各家老的、小的那是那家青壯的責任。不是五保戶的,程瀾也是不管的。
反正經歷過邱木匠事件,她對鄉親們的理所當然那是敬謝不敏了。
她上次打槍、格斗的余威尚在,懶得理會其他人怎么想的。
她帶了再多回來又怎樣,憑什么當善財童子啊
有些人回頭不感激她,反倒覺得是應該的。她又不是錢多了沒處花。
程瀾回到七伯家,七伯、兩個堂姐夫正和賀明一起幫她搬年貨下車呢。
程瀾這回自己本來就準備了不少年貨,然后大伯母又打點了不少給她。
沒搬進屋,擱在了地壩里。那不是廣播叫人自己來拿東西么。
七伯還讓兩個女兒、外孫、外孫女把家里的凳子都抬了出來,一會兒好招呼人坐。
反正地壩寬敞,坐得下。
剛支書還沒有廣播喊的時候,還有人站籬笆外說七伯賺大發了。
七伯當時沒好氣道“這么多東西還能是給我一家的啊你要這么說,回頭瀾瀾要是給你家什么你別接著。”
那人就不吭聲了。
大家都是姓程的,憑什么有你的沒我的啊
但是廣播一喊,這些人便知道程瀾還真沒給老程家的一些人準備年禮。
嘀咕著越有錢越小氣,三三兩兩的散了。
不敢當著她的面說,上一次程瀾立威確實是立足了。
而且她從小在村里就橫著走的。
長輩她不敢動手,但得罪了她沒準家里最受寵的晚輩大正月的就得挨打了。
如今只有大家伙求著她,沒有她求著誰的了。
程瀾走到七伯家,正好會計送了賬簿過來。
她上次從村里離開,又是五個月了。
程瀾翻了一下總賬,看到賬上還剩一萬左右便合上了賬簿。
“二堂姐,勞你幫我拿到房間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