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被于奶奶逼著去相過幾次親,不過他都沒答應進一步交往。
好多人都說他是被之前那個小資產階級出身的文青前妻傷著了。
大家分析,那女的當初跟他,就是圖那些年比較亂的時候有人護著自己一家。
不然他們一家肯定會被整慘。
程昕點頭,“這些他倒是都說了。但他那樣好的條件干嘛找我啊他還比我小一歲呢。”
程瀾道“你又不差30歲之前能在北京買上一套房,把母女倆的戶口都轉到北京,還有自己的事業。你就是活脫脫能頂一片天的新時代女性。”
這都不只是半邊天了
程昕笑“事業,你說這個小店啊”
“沒有小生意,只有小老板。我做的批發、零售生意,如果能讓我做大,我一個縣找一個像徐曉海那樣的經銷商。這生意還小么你這個店也是一樣的。現在在北京開川菜館的人不多,只要你能把手藝練精,將來開很多分店這也就是大生意了。”
程昕道“說到這個,以后你真的請到御廚后人、或者國宴廳的大師傅開私房菜館,能不能讓我去廚房打打雜啊”
“可以啊,不收你學費。”
“意思也不給我開工錢了是吧行,只要能給我這個偷師的機會。”
程瀾道“別扯開話題,關于于公安這事你是怎么想的”
程昕道“我思來想去,他除了覺得我是個過日子的人,也看我長得還不錯,應該還有和你家高煜做連襟的意圖。”
兩家都是男孩子,這沒法聯姻。但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成為親戚,多增加一重關系。
都到她和于公安這個年紀了,而且之前也都有過感情經歷,怎么可能還是一味奔著風花雪月去的
但要是于公安對她沒好感,肯定也不會委屈自己。
她想了想,“我覺得可以試著進一步接觸一陣子。如果能處得來,他對杳杳也是真心的好,那就在我滿30歲之前嫁給他。”
既然昕姐想得這樣清楚了,程瀾也就沒再說什么。
30周歲,也就是元旦前了。
昕姐和于公安,其實挺好的。而且,看于奶奶的樣子,可不會像地主婆一樣。
至于于媽媽,她當年為了明哲保身和于家劃清界限了。夫妻倆各自婚嫁,兩不相干。
不過那次于家其實是有驚無險,很快過關。但離婚的事木已成舟,也算是驗出了她的成色。
所以于公安才從小跟著奶奶長大的啊。
他爸媽重組家庭后都又生了孩子。
他估計對家庭很渴望吧,結果又遭到前妻在感情上的背叛。
半路夫妻,兩個人合得來、人又都不錯的,日久生情也挺好的。
都問清楚了,程瀾就準備回去了。
本來想讓程杳再給她撈些泡鳳爪回去吃,但想想家里還有十幾張嘴,估計不夠分。
還是留著吸引好這一口的客人吧。
“昕姐,你回頭幫我泡五斤鳳爪。是幾個小時就可以吃了”
“是啊,就用檸檬、芹菜那些泡的,煮七分熟泡兩個小時就好了。干脆讓千惠買回去煮好了,我過去給你調酸水好了。省得還拿來拿去的。”
“好”
于公安是五天后回來的。
程瀾終于知道他的全名了。他叫于援朝,非常有時代特色的一個名字。
他生于1954年。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勝利,他父親從朝鮮回來后和他母親結婚生下的他。
他和程昕其實速度真挺快的。
8月24號就要過來見支書和七伯。老程家昕姐還比較尊重的就是這兩個長輩了。
正好這次兩個人都在北京,下次見面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呢。
是于公安提出來的,程昕把自己所有的過往都告訴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