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之前,她只能冒險去黑市走私。
被抓到了就會沒收全部的東西、罰款、游街示眾。
那種時候往往還有惡毒的人掛一雙破鞋在她脖子上,對她說一些下流話。
親戚里也就只有程瀾家、七伯家、支書家在她們母女吃不上飯或者遇上事兒的時候,肯搭把手。
是一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可以正大光明做生意之后,昕姐到縣城擺了個三輪車攤賣面條、米線、抄手,母女倆才擺脫了衣食無著的困境。
然后跟著程瀾上成都,依托批發市場和秦柳合伙繼續擺車攤賣盒飯再到后來租了門面做餐館。
這才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如今再到北京,買了一套房有了歸屬感。
開的小餐館利潤雖然比不上在成都的時候,但人氣也在慢慢起來。
一個月200來塊的利潤,還有兩萬以上的存款和一套全款房。
而且這是在北京,身旁沒有人知道她的過往,不會拿有色眼光看待她們母女。
在成都的時候,還有楚錦程的家人知道那些事。總是讓她心頭不太舒坦。
而杳杳在離開村里之后,這三四年也越來越自信起來,不再那么畏畏縮縮的。
小姑娘現在品學兼優,一直把小姨當做追趕的目標,想在北京考上一所好大學。
接下來初中兩年、高中兩年,學費是不用愁的了。
所以昕姐現在整個人都很舒展。她也是因此才能安安心心和于公安處對象吧。
這是各方面綜合的結果。
昕姐是靠自己的勤勞、踏實肯干織就了如錦的生活,于公安就是錦上添的那朵花。
現在離昕姐30周歲生日不到三個月了。
程瀾道“那你們準備什么時候領證、擺酒”
“暫定是12月28號去領證,元旦擺酒。你把時間空出來哦。”
程瀾點頭,“好在哪辦呢”
“就在公安部大院的小灶食堂擺上幾桌,這樣比較實惠。援朝說給你家高煜去電話,問問他能不能回來喝喜酒。你不是說他還有幾天探親假沒用完么。”
程瀾點頭,“嗯,是的。那今年過年于大哥會和我們一起回去么”
她們姐妹倆肯定是要回成都一趟的。
程瀾三月就要滿十八周歲了,要回去把錄像廳從程昕名下轉回給她。
然后小賣部的股份也要從七伯名下轉回給程瀾。
這都是必須她們本人到場簽字確認的。
程瀾得請十天假,等事情都辦妥了再回北京。
輔導員高翔對程瀾一向蠻通融的,知道是這樣的事肯定不能攔著。
對她們經管系的人來說,程瀾這就是在提前實習了。
等回京以后,她就要去考駕照了。
不管短期內買不買車,先把駕照拿到再說。
不過多半是買不起了,她現在經濟壓力也蠻大的。
北京的公交車也還蠻方便的。
不行還可以坐三輪車和打的。
雖然現在出租車少,但舍得打車的人也少啊。所以還是不太擠的。
聽了程瀾的話,程昕道“嗯,到時候我把他也帶回去,帶回程家村去。馬上四年了,我和杳杳也衣錦還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