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還備了不少食材呢。
按照和程瀾簽的約定,浪費的食材超出一定數量是要扣他們的獎金的。
然后,街坊鄰居也紛紛登門關心。這是他們家崽的飯碗啊
程瀾道“沒事、沒事,人已經搶救回來了。”
“人搶救回來了又有什么用生意都沒了啊。”有街坊道。
程瀾道“我都還沒急,你們急個什么啊放心吧,能解決的。”
她也進去打了個電話,“蕭應,拜托你聯系的人呢”
昨晚在場有三桌人都算是蕭應直接或者間門接幫她介紹來的。
接電話的是蕭應秘書,“程老板是么,蕭總已經驅車前往你的餐館了。”
王千惠跑進來喊程瀾,“老板,來了、來了”
約定好的病人家屬敲鑼打鼓的拿著錦旗來了。
趙柯立即挑了一串長鞭炮出來放。這事兒得大鳴大放啊。
然后蕭應也帶著他今晚的客人來了,就昨天的三個來這里請客的客人。
他好說歹說才把人帶來的。
看到這個場景,他們也知道昨晚是以訛傳訛了。他們都跟人說過昨天那人搞不好死在醫院了。
朝程瀾拱拱手,有些訕訕地道“程老板,你這是積德行善啊。肯定善有善報的”
程瀾笑容可掬地道“里邊請、里邊請”
等人進去了,她盯著房頂上的高音喇叭。
這會兒已經在開始廣播了。
她已經通過唐欣然爸爸在廣播電臺預約了在百姓時事欄目澄清整件事。
只是她自己張羅,那還是擋不住流言長著翅膀飛走的速度的。
但有廣播電臺這么一宣傳,遠近遐邇的人都能聽到這份澄清。
如今的電臺廣播可是人們最大的娛樂啊。
報紙沒有實效性。事情剛發生,得明天才能見報。
而電視機呢,又還沒有普及。如今全國估計也就幾百萬臺電視。
北京的就更少了,而且通過電視廣而告之還得人坐在電視機前看著。
但電臺廣播就不同了,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高音喇叭。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都能聽到的。
欄目是以旁觀者的角度講述了昨天的事件經過。
從病人發病、醫生急救,然后程瀾借出車送病人去醫院搶救,到最后搶救成功
連今天病人家屬敲鑼打鼓前來送錦旗都被講進去了。
講述得十分動情,盛贊程氏私房菜館為客人想得周到,及時挽救了一個病人的生命。
程瀾接過錦旗在身前展示的時候,程浩在旁邊拿著她的相機咔嚓、咔嚓地拍照。
明天這一幕要上報紙的
程瀾就是餐館的門面,當然是拍她咯。
明天報紙上還會對她進行相當篇幅的介紹呢。
京大女生、社會實踐,從國賓館和軍區小灶食堂請來的大廚
連程瀾資助了一百多貧困鄉村女童讀書,了一百多個就業崗位這些都會涉及到。
為了生意,她也顧不得矜持了。酒香也怕巷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