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人遺憾程瀾那里不再在村里招人的時候,支書就這么跟他們講的。
以點帶面,不能全都指望著那個點。
還要指望其他的點爆發。
像程巖如今不就混得挺好么。最近把趙家、程家不少人都弄到成都炒瓜子去了。
人得想著自助啊
不能什么都指望人家程瀾吧。
不然,以程瀾現在負債幾十萬的境況,她哪來的錢安頓外地員工住宿
等著她在別處的分店開張吧。聽說下一個店預備開在上海。
到時候下一茬身高夠的,應該就有機會去了。
畢竟她肯定需要天然會向著她的程家人。
哪怕是程英和程偉,也是向著她的。不僅是因為血緣,更因為他們的根在程家村。
幫著外人坑程瀾,那是不想回家了
如今村里喝牛奶、打籃球的風氣激增。
還有,愿意花錢去讀高中的也多了。高中生去了就有機會當領導,拿分紅獎金的啊。
程瀾這么用人,比她苦口婆心的回去勸人讓女孩子讀高中強多了。
還是利益最動人心
王千惠、程芳、程穎、程歡等人的經歷,村里人都是看在眼底的。
舒姐的服裝秀之后,六月有蜀繡的傳統繡坊通過閆家舅母那邊和程瀾聯系,也來展示過繡活成品。
絲巾、荷包等小物件備受歡迎。有幾個程瀾看上了,都只能先出給了客人。
等補貨的時候她才拿到。
既然是補貨,她就多買了一些。送給陸老師、鐘老師、高翔、顧雪、唐欣然、章華、莊蘭蘭等人。
團扇、插屏甚至大的落地屏風等大物件賣得也挺好。
這回連那些外國客人也跑出來看來了。
舒姐的設計除了旗袍,多少還有些在模仿港臺的服飾。他們不稀罕。
倒是這繡活兒,他們很中意。用各自的母語直呼是藝術品。
程瀾現在不收固定的租金了,她改提成了。10的銷售提成。
這樣更方便拒絕一些她覺得不上檔次的展示,寧缺毋濫。
因為和她的收入掛鉤,她拒絕得就有理有據了。
這個歷時七天的蜀繡展出讓她收獲了足足2000元。
不但有錢進,這樣的展示也讓她這里文化氛圍還不錯。
這樣的展示就不用特地安排在晚上了,白天也可以。
那家繡坊就沒像舒姐一樣進京租門面。他們就帶了許多貨在程瀾這里寄賣。
但就那么搞一次,就把繡坊多年的存貨出了大半。
當時在這里看展示的英國客人和程瀾道“issg,你們的工藝確實出眾。但是,你們的速度太慢了。還是機織的更便于占有市場,也更能滿足市場的需要。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是由我們來開啟的。”
程瀾道“不,機織的能走量,但永遠無法被稱為藝術品。物,始終還是以稀為貴的。機織的可以填充中下層市場的巨大數量需求。但因此,更顯出華國傳統技藝的可貴。古董為什么貴,就是因為少越是孤品,越是珍貴。”
撐場面的話她是講了。但是,人工的繡活兒確實太慢,而且對繡娘眼睛的損傷也是極大的。
而且,如今這些老手藝人的傳承也是越來越少了。
程瀾定制了許多玻璃柜,在四合院角角落落的展示蜀錦,上頭明碼標價。
之前有人想來寄賣畫,非名家的畫很難賣的。
但蜀繡名聲在外就還好。尤其外國友人很喜歡。
而且,擺在那里也能做裝飾的。
目前她這里基本還只是跟蜀中的一些藝術團體,譬如說川劇團、蜀繡坊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