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程瀾也不敢對這事兒大包大攬。
“這個事,我可不敢打包票啊。我只能說,私下找機會幫你問問。”
劉權道“哎,好的。我也是想著說都不說一聲,總是有些不甘心。”
“嗯。”
快到岔路口了,劉權道“嫂子,你回哪邊”
“四合院吧。”
劉權開車把她送了回去。
程瀾進門就發現程杳在她這兒住著。
“你這是離家出走到我這兒來了”
程杳有些憋屈地道“小姨,我舅舅來了。”
程瀾挑眉,“來北京了”
“是啊,外婆還把他帶回團結湖小區我的房子里住著。”
程昕兌現了承諾,9號一早就去把房子過戶給了程杳。
程杳也要開學了,她就在團結湖小區那邊讀書。
等她喜滋滋的回去準備開學,才發現舅舅不知道什么時候跑到北京來了,還吃住在她的房子里。
整個人跟大爺似的,外婆還在伺候他。
她一個小孩也沒能力趕他走,打不過。哪怕她這幾年天天打一百下沙袋,體力差距在那里。
小姨都是十五歲,有168了才打過了她舅的。
她才十三,160。
而且,外婆肯定幫著親兒子啊。
程杳覺得她們母女過去一年待外婆的好簡直白費了。
她又不敢回去公安大院告訴她媽。
她聽人跟太奶奶說了,喂奶的婦女不能生氣。一氣搞不好要回奶,那弟弟就沒有母乳喝了。
她這兩天上學,就先跑來程瀾這里借住著了。自己坐公交車上學、放學。
現在嚴打期間,治安挺好的。
程瀾皺眉道“你爸呢”
昕姐現在是不能讓她知道,但不是還有于援朝這個繼父么。
這就是體現價值的時候了啊。
杳杳在外頭受了欺負,她當小姨的能去給出氣。但這種家務事,她最好就別摻和了。
四伯母也真夠糊涂的。她靠著昕姐才離開了村子過上了不挨打、不受氣的日子。
如今怎么就把那個吃啥啥沒夠、干啥啥不行的兒子給招來了
這個兒子來了,看她日子過挺好的。又有一套小房子,底樓還有一個小川菜館月入一兩百。
估計下一步來的就是接他媳婦兒和兒女來了。
但那房子和川菜館都是昕姐的,哦,房子現在是杳杳的了。
川菜館倒是說了回頭直接給老娘,但畢竟還沒給。
四伯母憑什么讓她兒子來分享好處
自己正月初一好像都還在村里看到那好吃懶做的家伙來著。
他估計也是這兩天才來的。
程杳道“我給爸爸打了電話。他說這兩天有點忙,忙過了來接我,然后去處理房子的事。”
哦,那沒事了。
“行,那你就在這里住著吧。”
程杳是單獨住的,畢竟剛走了那么多人去上海,有空房間了。
不像之前,還只能在程瀾房間里加床。
反正到點就跟著去吃員工餐。
她學了一年多的鋼琴了,還能去彈奏兩首簡單的曲子做聊天背景樂。
雖然水平一般,但作為背景樂還是勉強可以了。
店里程家的人也都說她外婆好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