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和她預想的差距有點大,“容我想想好吧。我把面試的事忙過再說。”
程瀾點頭,“好的、好的。”
她打電話給劉權回了個話。
那邊道“好的,我知道了。麻煩你了啊,嫂子。”
“別客氣,你喊我嫂子呢。”
日歷慢慢往前翻過,高煊和林景南都去了前線。
梁錦也打報告申請作為軍醫去了戰地醫院。
她還沒懷上。于是就準備夫妻一起上前線,到時候再夫妻雙雙把家還。
不然待在后方怪心焦的。
梁教授和曾主任對此也是只能支持。
他們和林爺爺通電話說到這個事,雙方家長也只能希望他們能平安歸來。
上前線,所有戰士包括軍醫、衛生員都是寫好了遺書的。
程瀾知道以后雖然擔心,但也知道保家衛國的事沒有別的選擇。
高煊這里,高家上下也都懸著心。但于他自己,倒也有幾分求仁得仁。
尤其是這幾年他在前線親眼看到了敵人不斷的襲擾,給我方軍民帶來的傷亡和各種麻煩。
這五年,越國在邊界依仗老山的地貌優勢,大修戰壕、壕溝、布置地雷,并以此為前線據點,侵襲云南邊境文山州居民。
弄得他們有家不能回、有學不能上,傷亡不少。
1984年3月解放軍在邊界布置了200多門重炮,對對面進行炮火覆蓋攻擊。
消息傳來的時候,程瀾在上海的第一個私人會所剛開業不久。
這一次沒那么多人脈支持,她也沒有去找高家的人脈求助,只打算慢慢的做口碑。
只有展叔叔把他們廠的接待安排在了這里。
另外,之前在北京搞過的大學生免費試吃、拿文章抵飯錢的活動一開始就展開了。
大學生的消息靈通,尤其北京有不少大學生就是上海考過去的。
暑假、寒假,很多本地大學生早就從考去北京的高中同學那里知道了程氏私方菜館第一個月可以文章抵飯菜的事。
所以王千惠組織的人手到各大學門口發傳單,他們到了開業這天就來了。
另外,程瀾也有不少高中同學考到了上海。
這次過來聯系上,他們也幫著拿傳單進各自的學校宣傳了一下。
然后就是狂轟亂炸的上海本地的高音喇叭廣播和報紙。
也有不少人聽到程英挖來的兩個大廚的名字,愿意來試試。
所以看起來,開業這一個月的人氣還是不錯的。
不過這個三月,程瀾的關注重點已經不全在生意上了。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而且打仗就會造成傷亡。
國庫空虛、就業壓力大、改革開放剛進入快車道,我們國家肯定是不想打仗的。
但個別大國給越國撐腰,就是想打亂我們經濟建設的步伐。
而且給我們邊境上的老百姓造成了傷亡和極大的麻煩。
這仗是不得不打的。
于很多人來說,這場戰爭就是報紙上的新聞,根本沒怎么感受到。
而且,這一次依然是我們碾壓式的對敵打擊。
炮戰中途,進入到1984年4月,國家推行了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
高翔這會兒已經通過了面試,下學期就會是京大經管系的一名碩士研究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