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前兩期已經證明了這是可實現的,那么為了最大化減弱實驗體的抵觸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實驗體發現不了自己是實驗體。
于是在五具身體同時從宿舍床板上醒來,出現在身體中的一號人格看到宿舍房間桌上被有意放置的日程表和刻意制造的生活痕跡,以為自己是一覺醒來出現在了一個研究員的身體內時,第三期實驗正式開始了。
而最初相遇相識變成朋友的一號二號和甲乙丙丁四個人,他們認識時掌控身體的人格也只不過是這場實驗中被墊在最底下的“地基”。
在人格們的視角之外,岑秉qi們身上發生的事情在實驗室的另一個視角看來,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我大概理解了,”白燼述想了一下,開始反推,“從實驗室的角度看,出現爭斗的是群體比出現爭斗的是個人更加安全,所以他們一開始先導入了四個普通職業的人格,像是店員白領還有幼師這樣就算有了分歧也不至于直接殺人的普通人,先為以后的爭斗埋下矛盾基礎。”
“接著開始嘗試放入一個引線,讓他飛快激化矛盾。”
這就是五號。
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實驗室開始時刻監控前臺人格的變化,通過他們出現的規律推測出哪些人格們屬于一派,然后再通過目的性的導入,創造他們所需要的人格特性,把他們投入實驗體中,左右斗爭的結果。
比如說作為引線的五號,他被目的性創造出的身份就是一個雖有實力但卻高高在上的小領導,行事作風習慣了把所有人都當做他的下屬,對其他人都是命令做派。如此作風,必然會引起部分普通人的抵觸情緒。
而六號岑秉旗作為緊隨五號其后的六號,他被目的性創造出的身份是一個性格直爽快意恩仇的賽車手,再加上職業特殊身體素質要比其他人格好得多,必然就看不慣五號這樣的小領導,會站在他的對立面。
至此,這個爭斗派系的雛形就出現了。
后續安排無非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
實驗室根據出現在前臺的人格變化,推測出被打壓的一方需要投入怎樣的人格才能扳回一局,維持互相爭斗的局面
需要降低五號小領導在團體內的影響力就添加企業家人格;對面斗不過企業家,需要一個有大局觀的人就添加有一定成功管理經驗的統帥者人格;兩方的行動都趨于保守,在利益的支配下快要握手言和,需要有一個鬼點子多,天馬行空屢出奇招的人,就添加寫作人格
如此往下,這個規律一直到投入九號。
“這個時候,其他實驗組內有一個實驗體因為內斗而死亡了,所以我們的實驗組有點擔心自己按照這
個方向繼續下去,也會出現問題,”岑秉訖開口,“畢竟我們和其他組不同,其他組在最大化保證和平的前情況下都出了意外,我們這個一開始就沖著制造沖突去的實驗組豈不是更容易出事。”
所以十號岑秉祈是他們想要轉型的小小嘗試。
他們試圖導入一個足夠聰明的人格來扭轉局勢,為目前的爭斗轉型,盡量將會導致人格解體的肢體沖突進轉化為智斗。
但是實驗員沒想到的是,十號進入之后并沒有投入兩方爭端,而是再也沒有出現過。
站在實驗室的角度上,判斷哪個人格占了上風非常簡單,身體只有一個,人性決定了沒有人愿意一直被困在腦海里出不去,所以誰出現在前臺,那誰就是占領了上峰的一方。
他們想不到自己精心計算用引導出的陣營對立,岑秉祈根本哪一方都沒有加入。所以在他們看來,十號投入身體中之后再也沒有出現過。
這只能證明腦力斗爭在人格們的爭斗中不占據任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