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里沒有刮白,而是再經過打磨之后,重新上兩遍漆,這樣留住了房子原本的色澤。
吳曉夢也看不懂,本來她覺得沒必要這么快就來裝修,他們工作都忙,陸韞卻等不及了,“現在裝修,散幾個月味,年底的時候就能住人。”
這是他們的婚房,陸韞這樣說,吳曉夢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才剛看完房子,吳曉夢的傳呼響了起來,她看了看號碼,有點眼熟。
陸韞湊過來看了一眼,“是我公司的電話,走吧,我們找個報亭。”
古鎮不遠就是生活小區,順利找到報亭,
“喂。”
劉會計的聲音有些粗,吳曉夢一聽就辨認出來了,“劉會計,我是吳曉夢,你找我”
另外一頭,劉會計簡短地說了一句,“賬目有些不對,你過來還是我過去找你,核對一下。”
“我們過來吧,你在陸總公司是吧”
半個小時后,吳曉夢他們趕到了陸韞的建筑公司辦公室。劉會計做賬很專業,陸韞新公司的帳也是她來做。
劉會計三十多歲留著非常颯爽的短發,看到吳曉夢和陸韞進來,先打了招呼,直入主題,“你有個分店的帳,感覺不太對。”
吳曉夢坐下來,劉會計將賬目推了過來,指給她看,“之前一個月的盈利都在一萬四千左右,這個分店跟上幾個月對比起來,少了五百多塊。”
吳曉夢湊過去一看,是金龍分店,吳能文他們管的那個店。
“這說明什么”她問劉會計。
劉會計笑了笑,“我只負責將問題給你找出來,你這個店新招了人手,一個月多付一百五十塊的工錢,另外兩個店多付九十塊。在這之前,除了老店會多個一兩百塊,另外兩個店的盈利幾乎是持平的。”
吳曉夢擰著眉頭想了想,“也許是這個月生意不好吧。”
她只算進項出項,請了會計以后,沒有細算過利潤,還真的沒有發現這個差異。但一個月的營業額也說明不了什么。吳曉夢正好問劉會計,“我這個店都是手工記賬,每天他們把賬單拿回來,我一點一點地加,非常麻煩,有沒有好一點的法子”
“你可以買個收銀機,這種國內目前很少見,在國外已經普及了。”
吳曉夢一直想的也是這種,少見也就是有,劉會計是做這方面工作的,她問道“你知道哪里有賣嗎”
“這得專門托人買,我有個遠房外甥現在開始做外貿了,前些天還找我,想請我幫他做賬,我問一下他,看看他有沒有渠道能買兩臺。”
“能買到的話,我要買三臺。”
劉會計也是雷厲風行的性子,答應要幫吳曉夢問,沒幾天就有結果了,“說是可以買,但是比較貴,一臺要一千二,你要三臺的話,就要花三千六百塊。”
吳曉夢剛想答應下來,又想起劉秀英的話,這錢確實很多,她一個人做主不好,就跟劉會計說道“劉姐,你等我一天,明天我回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