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周末,吳曉夢開車去公司接鄭東臨,她走上樓,在電梯前世碰上了宋騰,宋騰看到她,神色有些閃躲,硬著頭皮跟她打招呼,“吳總,早上好。”
吳曉夢打量了他一眼,他今天還是西裝革履,看著沒有太大的變化,吳能富回來已經有四天了,難不成是工作還沒有交接完成
吳曉夢沖他點了點頭,走進了茶飲那一邊,背后宋騰看著她的背影,眼神陰鷙。
鄭東臨已經準備好了,還叫了一個市場部的年輕男員工跟著,跟吳曉夢簡單地說了一句,“吳總,這是市場部的小蔣,帶著他出去歷練一下。”
吳曉夢點頭,“行,走吧。”
鄭東臨不會開車,只能硬著頭皮坐老板的車,開了一個多小時才到了東山茶廠。
現在不是采茶季,茶廠沒什么人,如果銷售得順利,當年的新茶葉應該在五六月份之前賣完的,但是今年東山茶廠一共生產了不到四千斤茶葉,賣到六月份,才賣了不到一千斤,這才會著急上火地找到吳曉夢頭上來。
東山茶廠的領導早就站在廠門口等候,看到吳曉夢的車開上來,一個個頓時喜笑顏開,車還沒停穩就迎了上來,“吳總,久仰大名我是韓天勤,是東山茶廠的廠長。”
對方是個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吳曉夢也沒拿喬,主動伸出手,“韓廠長,貴廠太客氣了。”
韓天勤又給吳曉夢介紹他身后的那些茶廠的領導,吳曉夢一一點頭致意。其中一個穿灰色衣服的正是給吳曉夢打了好幾次電話的市場經理馬明國。
吳曉夢也給他們介紹了己方的副總經理鄭東臨。
“因為現在不是采茶季,所以廠里的設備都沒有開啟,我帶你轉一圈,給你介紹一下我們廠里有那些炒茶制茶的設備,還有我們的茶樹,都是十年以上的老茶樹,炒制出來的茶葉,味道更加的香醇。”
吳曉夢幾人跟著對方往茶廠走,這是個老國營大廠,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期,東山茶廠給江浙一帶供貨,那時候是計劃經濟,不愁賣,供不應求,但現在不行了,福晉杭州等盛產茶葉的地方陸陸續續注冊了很多茶葉公司,他們幾乎將從前東山茶廠的市場份額瓜分干凈。
工廠即使落后一些,也比順平茶廠的手工作坊開起來要正規多了。
參觀完茶廠,韓天勤又帶著吳曉夢去看茶山,看得出來,韓天勤的身體應該不是很好,爬山的時候喘得厲害,吳曉夢都擔心他會突然一口氣上不來。
“茶廠現在情況非常困難,炒茶師傅們的工資都還沒有發下去,吳總,我聽說你的茶飲公司對茶葉的消耗量非常大,今天好不容易將你請過來,請你一定要好好地考察一下我們茶葉的質量,能不能符合你們公司的要求。”
吳曉夢對人家為什么請自己過來也心領神會,倒也沒有裝腔作勢地裝不懂,她公司確實也有需求,兩方共贏的事,為什么要拒絕。
韓廠長直接將人帶去了倉庫,為了保持茶葉的干燥,倉庫四周都用塑料薄膜圍著,避免水汽鉆進來,正是如此,倉庫的空氣非常的干燥,但卻茶香四溢。
韓天勤對他們的茶葉非常有信心,讓吳曉夢隨便抓上一包,從倉庫出來,當場用暖壺沖泡,請吳曉夢他們品嘗。
吳曉夢只能喝個香,韓天勤顯然對茶葉懂得多,教她品鑒茶葉,“先是香味,湊到胸口邊,就能聞到非常醇厚的香味,其次是口感,我們這個茶葉,喝了之后,嘴里是非常的清爽的,沒有一點澀感”
鄭東臨對茶有一點研究,低聲對吳曉夢說道“他們這茶確實不錯,跟順平茶廠的差不多。”
茶廠也參觀過了,茶也喝過了,接下來就該談合作的事情了。
順平茶廠那邊,吳曉夢跟人家簽了三年的合約,肯定這三年是要優先收購順平茶廠的茶葉,剩下的部分,才會從東山茶廠采購。
鄭東臨帶來了他們估算的茶葉缺口,今年大概缺口有一千二百斤。他們先跟東山茶廠采購八百斤,畢竟茶葉這種商品保存需要非常小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發霉受潮,他們先拉八百斤去用,不夠的再追加訂單。
即使他們暫時只需要這么多,八百斤茶葉,也能解東山茶廠的燃眉之急。